|
草地学报 2014
退耕还草对中国食物安全的影响—以甘肃省为例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14.01.005, PP. 22-26 Abstract: 我国传统农业对谷物高产的追求导致土地的过度使用、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地被开垦为农田,因而改变耕地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对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者的相关性、甘肃省粮食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比例的耕地转变为牧草地时的食物产出效益,来探索耕地转化为牧草地的必要性及其对食物安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草具有必要性,一是因为传统农业粮食增产的空间十分有限,二是因为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口粮消费量递减。当15%的耕地转变成牧草地时,较低生产力(3t·hm-2)、中等生产力(6t·hm-2)、较高生产力(10t·hm-2)水平下的总食物当量变化分别为减少2.3%、增加2.6%、增加16.8%。因此,退耕还草发展草地农业可以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用并持久地服务于食物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