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盐碱草地补播虎尾草、野大麦同时覆盖秸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15.04.011 , PP. 738-743
Keywords: 补播 ,秸秆覆盖 ,盐碱土壤 ,酶活性
Abstract:
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退化盐碱草地,补播虎尾草(Chlorisvirgata)和野大麦(Hordeumbrevisublatum),同时分别覆盖2.0,1.5,1.0和0kg·m-2的粉碎玉米(Zeamays)秸秆,连续3年观测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补播和覆盖秸秆都可显著提高以上5种土壤酶的活性,同时随处理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从土壤酶活性的3年均值来看,补播野大麦优于补播虎尾草。补播野大麦同时覆盖秸秆1.5kg·m-2的土壤酶活性最高,与不覆盖相比,以上5种酶活性可分别提高17.84%,7.39%,24.95%,51.82%,7.20%。补播虎尾草同时覆盖秸秆2kg·m-2的土壤酶活性较高,与不覆盖相比,以上5种酶活性可分别提高38.90%,28.22%,69.19%,53.97%,24.67%。由此表明覆盖同时补播虎尾草或野大麦能有效的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养分。
References
[1] 刘云,孙书洪. 不同改良方法对滨海盐碱地修复效果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4,33(4/5):248-250
[2] 曹慧,孙辉,杨浩,等. 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土壤质量的指示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1):105-109
[3] 张焱华,吴敏,何鹏,等.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39-11142
[4] 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74-320
[5] 曹莉,秦舒浩,张俊莲. 轮作豆科牧草对连作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菌群及酶活性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3,22(3):139-145
[6] 高秀君,张仁陟,杨招弟,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动态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8,39(5):1012-1016
[7] 蒋德明,宗文君,李雪华,等. 科尔沁西部地区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6,25(3):243-248
[8] 孙博,解建仓,汪妮,等. 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动态的影[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4):180-184
[9] 巩杰,黄高宝,陈利顶,等.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3):69-73
[10] 曹成有,蒋德明,武永谦,等. 科尔沁碱化草地改良配套技术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3):287-289
[11] 杨招弟,蔡立群,张仁陟,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8,39(3):514-517
[12] 张燕堃,张灵菲,张新中,等. 不同草地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植物根系特征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1):107-111
[13] 温晓霞,殷瑞敬,高茂盛,等. 不同覆盖模式下旱作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时空动态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1):82-88
[14] 代婧秋,侯大斌,罗霞,等. 秸秆覆盖对附子氮代谢几种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1(22):160-163
[15] 尤海洋,罗新义,柴凤久,等. 黑龙江省盐碱化草原治理技术[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0):19-20
[16] 徐锴,赵德英,袁继存,等. 地膜和秸秆覆盖对梨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2014,43(6):94-96
[17] 杨珍平,郝教敏,苗果园. 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混作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及土壤营养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0,24(5):223-226
[18] 李倩,张睿,贾志宽. 玉米旱作栽培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4):152-154
[19] 曾昭文,焉志远,赫赤,等. 松嫩盐碱化草地生态修复模式及集成技术[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2):60-62
[20] 王天平,周连仁.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盐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5):91-94
[21] Sanaullah M, Blagodatskaya E, Chabbl A, et al. Drought Effects 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Of grasses depend on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11,48(1):3844-3854
[22] 王吉云,孙宗玖,安沙舟,等. 补播对天然割草场植被恢复效果的初步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4):690-695
[23] 尹伟,胡玉昆,柳妍妍,等. 巴音布鲁克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2010,19(5):218-226
[24] 曹勇宏. 东北盐碱化草地发展草业与牧业结合型绿色生态经济的基本构想[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0(4):136-141
[25] 裘善文. 中国东北西部风沙地、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科技开发扶贫[C]//何岩,宋玉祥. 东北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40-141
[26] 尤海洋,罗新义,柴凤久,等. 黑龙江省盐碱化草原治理技术[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0):19-20
[27] Bahceci I N A S. Subsurface drainage and salt leaching in irrigated land in South-east Turkey [J]. 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09,58(3):346-356
[28] 枚德新,张德顺,王振. 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现状及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5):167-171
[29] 牛东玲,王启基. 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02,33(6):149-155
[30] 刘云鹏,申卫博,张社奇,等. 黄河中游湿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 草地学报,2013,21(3):474-48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