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海生,薛东娥.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J\].科技向导,2011,(24):1-2.
|
[2] | 杨京平,卢剑波.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
[3] | 林靖华,杨大伟,孙亚男.由盐城水污染论城市水环境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2012,(5):13-15.
|
[4] | 孙书侠.新修《水污染防治法》与中国水环境安全\[J\].沧桑,2008,(6):148-150.
|
[5] | 熊正为.水资源污染与水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5):39-43.
|
[6] | 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J\].自然资源学报,2002,12(3):262-269.
|
[7] | 魏引尚,韩国风,袁珍.陕北矿区水环境安全评价\[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25-128.
|
[8] | 曾畅云,李贵宝,傅桦.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J\].水利发展研究,2004,20(3):20-22.
|
[9] | \[11\]刘宏.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风险控制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
[10] | 曾畅云,李贵宝,傅桦.水环境安全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2(4):31-35.
|
[11] | 赖武荣,叶茂.城市水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46(4):45-47.
|
[12] | \[14\]沈静.城镇化进程中崇明主要城镇水环境安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
[13] | 何俊仕,王林威.沈阳市水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29(9):31-34.
|
[14] | 王莉.小城镇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107-110.
|
[15] | 杨开,王洪禧,刘俊良,等.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的指标赋权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8):129-132.
|
[16] | 媚珍,许阳萍,谢鸿宇,等.基于PSR—AHP方法的中山市生态安全评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07-111.
|
[17] | 张凤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淮河流域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J\].科技论坛,2007,(4):22-25.
|
[18] | 蒋旭光,司春棣.基于模糊层次熵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36-40.
|
[19] | 张戈,王昕鸽,井锋.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大连水安全问题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13(3):56-60.
|
[20] | 汤锐,郑一新.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在水环境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1,30(3):86-89.
|
[21] | 李新,焦锋.苏南地区城镇化对水环境的胁迫效应\[J\].环境保护科学,2005,31(6):4-7.
|
[22] | 赵小风,黄贤金.产业结构演变的流域水环境响应研究以社渎港流域为例\[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1):9-14.
|
[23] | 李秀霞,李新.论昆山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约束\[J\].环境保护科学,2011,37(4):51-54.
|
[24] | 刘华良,王联红,王晓蓉,等.苏南河网地区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源分析研究以丹阳市新桥镇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2006,25(4):1 050-1 054.
|
[25] | 王红混,蔡春苗.浅谈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18(1):96-99.
|
[26] | 姜伟立,吴海锁,蒋永伟,等.江苏省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监控预警体系构建\[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1,3(3):1-5.
|
[27] | 贾东民,高训宇,郝丽娟.密云水库流域水环境安全保护措施探讨\[J\].水环境,2012,(1):7-10.
|
[28] | 李淑炜,王烜.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探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3):79-83.
|
[29] | 杨士建.宿迁市水环境安全管理与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4):190-192.
|
[30] | 陈进,李青云.长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技术支撑体系探讨\[J\].人民长江,2011,42(2):94-97.
|
[31] | 蔡彩仁.珠三角地区水环境现状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策略\[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33(2):47-49.〖ZK)〗[KH*2D]
|
[32] | ZK(#〗范文军,宁站亮.我国水资源现状探讨\[J\].北方环境,2011,23(7):68-69.
|
[33] | 陈鹏飞,王晓峰.缺水型城市水资源利用探索\[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6):11-13.
|
[34] | 刘宏,李琳.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11):5 813- 5 816.
|
[35] | ZK(#]魏引尚,韩国锋,袁珍.陕北矿区水环境安全评价\[J\].煤矿安全,2011,(3):125-128.
|
[36] | 谭雅懿,王烜.考虑相关关系的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定权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432-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