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喇嘛甸油田3D3C地震资料的应用探索

, PP. 927-935

Keywords: 喇嘛甸油田,薄互层油藏,三分量地震,纵横波匹配,联合反演,地震属性,砂体识别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喇嘛甸油田在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精细挖潜研究中,面临密井网条件下厚度2m以上砂体的边界识别问题,常规纵波地震解释存在多解性,引入转换波信息可增加地震解释的可靠性.基于喇嘛甸工区三维三分量地震数据,本文由测井曲线分析得出,密度、LR和MR能够很好地反映储层岩性变化.在纵波层位约束下的纵横波层位精细匹配解释基础上,由纵横波联合反演求出这3种属性数据体.井-震结合,应用属性切片技术得到不同小层的砂体平面展布,与钻井绘制的沉积相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在气藏描述、砂体识别、河道刻画中见到显著的地质效果.该研究为喇嘛甸油田主力油层剩余油挖潜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展示了该区扶余油层的良好勘探前景.

References

[1]  4 石建新, 王延光, 毕丽飞, 等. 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 505-511
[2]  5 李庆忠. 多波地震勘探的难点与展望.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53-60
[3]  6 侯启军, 冯志强, 冯子辉, 等. 松辽盆地陆相石油地质学.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545-580
[4]  7 薛涛, 梁江平, 林春明, 等. 浅析松辽盆地北部油气成藏规矩及资源勘探前景. 地质科学, 2009, 44: 399-408
[5]  8 杜庆龙, 朱丽红.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描述技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28: 99-105
[6]  9 黄伏生, 赵云飞, 方亮. 喇嘛甸油田厚油层精细控水挖潜技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28: 106-111
[7]  10 梁文福. 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多学科综合研究及挖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27: 68-72
[8]  11 刘贺, 刘洪, 刘红伟, 等. 基于反假频基函数的井震匹配快速算法.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 1431-1436
[9]  12 曾锐, 刘洪, 秦月霜, 等. 基于自动增益控制调制法的高频重建技术.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5: 307-313
[10]  13 安艺敬一, 理查兹 P G. 定量地震学: 理论和方法.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7. 77-83
[11]  14 Fatti J L, Vail P J, Smith G C, et al. Detection of gas in sandstone reservoirs using AVO analysis: A 3-D seismic case history using the geostack technique. Geophysics, 1994, 59: 1362-1376??
[12]  15 黄中玉, 孙建库, 朱仕军, 等. 多分量地震技术.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75-80
[13]  16 董敏煜.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23-30
[14]  17 韩伟东, 黄伏生, 艾颖, 等. 喇嘛甸油田剩余油挖潜方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21: 41-43
[15]  18 李延平, 陈树民, 宋永忠, 等. 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13-18
[16]  1 赵邦六, 等.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理论与实践.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 117-119
[17]  2 黄中玉. 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机遇和挑战. 石油物探, 2001, 40: 131-137
[18]  3 刘洋, 魏修成. 转换波地震勘探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 26: 247-25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