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高寒草甸不同生境粗喙薹草补偿生长研究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03.012, PP. 348-358 Keywords: 克隆植物,补偿性生长,采食,资源获得性,高寒草甸 Abstract: ?补偿生长反映了植物的耐牧性,受采食和土壤养分资源获得性的共同影响。但何种条件易于引起植物发生超补偿是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通过一项野外调查试验,研究了高寒矮嵩草(Kobresiahumilis)草甸3种生境(I.畜圈,富养,放牧;II.牧道,低养,放牧;III.封育草地,低养,不放牧)中粗喙薹草(Carexscabrirostris)的补偿生长模式与机制,以及采食率、土壤养分和水分因子对补偿生长的相对贡献。粗喙薹草补偿生长量和分株盖度、密度及高度在生境I显著高于生境II和生境III,在生境I和生境II均发生超补偿生长,在生境III为低补偿。分株生物量对生长器官的分配在生境I和生境II相同,并都高于生境II;生物量对储藏器官的分配在生境II最高,生境III次之,生境I最低。储藏分配与生长分配和克隆繁殖分配间,生长分配与有性繁殖分配间均存在负偶联(trade-offs)关系。对补偿生长贡献最大的因子是相对生长率和6月份土壤有机质含量,其次是8月份土壤氮素营养和采食率。研究结果表明,粗喙薹草的补偿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具有可塑性,并决定着补偿生长模式随生境条件而变化。不论在富养环境或低养环境,储藏分配高的粗喙薹草都容易发生超补偿,富养生境条件能降低采食的负面效应,增加植物的耐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