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冰灾后林木受损的生态学评估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02.013, PP. 213-222 Keywords: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损等级,冰雪灾害,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形因子 Abstract: ?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对2008年初南方冻雨冰雪灾害对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造成的损害情况做了研究。对12个优势种和亚优势种的受灾情况做了对比分析,对不同径级和不同地形因子下林木抵抗冻雨灾害的差异做了对比。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林木受损程度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径级差异和地形级差异。优势种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比多数亚优势种受害更严重;各树种抗冻雨灾害能力以山茶科和樟科的种较强,而壳斗科的多个种,如米槠、栲(C.fargesii)受灾较为严重;林木的受损比例随着胸径(diameteratbreastheight,DBH)增加而增大;在未受灾的各级林木中,超过70%的个体集中在最小一级径阶(1–5cm)。χ2检验显示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对林木受损状况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坡位上升,林木受损程度逐渐加重,上坡位的林木受损比例最大,下坡位最小,这可能与随着坡位升高,迎风面降温效果更迅速有关。对于坡向和坡度而言,位于半阳坡的林木受灾比例显著高于半阴坡,位于坡度级III(15°–25°)、IV(25°–35°)、V(35°–45°)上的林木受灾最严重。该研究结果对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保育和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冰雪灾害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森林恢复和演替、乡土阔叶树种的选育及森林经营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