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茂兰喀斯特地区常见蕨类植物的钙含量特征及高钙适应方式分析DOI: 10.3724/SP.J.1258.2011.01061, PP. 1061-1069 Keywords: 石灰土,植物钙含量,专性钙生植物种,高钙适应性 Abstract: ?为了探讨喀斯特地区常见蕨类植物种对石灰土高钙环境的适应方式,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区域的11种常见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根际土及植株钙素的含量特征,分析了这11种植物对土壤钙素的吸收情况,以及钙素在植株各器官间的运转和分配情况。研究显示,在酸性土区,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根际土的钙有效度显著高于其他10种蕨类植物;受酸性土钙含量低的影响,厌钙植物种的植株钙含量显著低于专性钙生植物种;除肾蕨和金星蕨(Parathelypterisglanduligera)外,酸性土区各植物种的植株各器官中钙含量为成熟叶>根>幼叶,石灰土区植株各器官的钙含量为根>成熟叶>幼叶,广布种凤尾蕨(Pteriscreticavar.nervosa)的植株器官钙含量特征在石灰土和酸性土间存在差异;各专性钙生植物种的植株钙含量有显著的种间差异。以上结果表明,(1)肾蕨可通过富集、活化根际土钙素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2)土壤供钙条件会影响植株钙含量,且在不同土壤钙环境下,植株各器官钙含量特征的差异与其对土壤钙含量变化的适应行为有关;(3)5种专性钙生植物种对钙素的需求有差异,且其面对高钙环境起主导作用的适应方式也有所不同,柳叶蕨(Cyrtogonellumfraxinellum)、贯众(Cyrtomiumfortune)、蜈蚣草(Pterisvittata)具有嗜钙或喜钙的特性,而铁线蕨(Adiantumcapillus-veneris)属于低钙植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