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群落演替动态研究

DOI: 10.17521/cjpe.2003.0041, PP. 270-277

Keywords: 退化羊草草原,浅耕翻,植物群落,演替动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草原站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退化羊草(Leymuschinensis)草原浅耕翻后群落演替规律。通过对18年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过度放牧而退化的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群落密度恢复较快,尤其是羊草与处理前相比已有很大变化,从而使群落得到了恢复。群落植物种的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在这18年中均呈抛物线状分布。羊草、冰草(Agropyronmichnoi)、变蒿(Artemisiacommutata)、黄蒿(A.scopari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a)的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羊草的相对密度在第五年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自第十五年后羊草的相对密度基本趋于平衡,其重要值呈单峰型曲线。退化羊草草原18年恢复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3年)为根茎禾草+一、二年生杂类草群落,第二阶段(4~9年)为纯羊草群落,第三阶段(10~13年)为羊草+冰草+多年生杂类草过度型群落,第四阶段(14~18年)为羊草+冰草+丛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群落。经过处理后18年的恢复演替,退化群落仍未恢复到原生群落,演替将继续进行。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