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水曲柳幼苗的光合作用特征DOI: 10.17521/cjpe.2004.0104, PP. 794-802 Keywords: 土壤水势,光合作用,PSⅡ光化学效率,Rubisco羧化活性,水曲柳 Abstract: ?采用根区渗灌控水技术,将土壤水势长期控制在0~-0.02MPa(W1)、-0.02~-0.04MPa(W2)、-0.04~-0.06MPa(W3)、-0.06~-0.08MPa(W4)、-0.08~-0.16MPa(W5)范围内。系统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和Rubisco羧化活性的日动态。结果表明,在所有土壤水势条件下,苗株皆在早晨达到净光合速率(Pn)最高峰;不同处理间光合午休的程度随所处土壤水势递降而加剧。从W1至W5,叶片的日光合累积比例为100∶96∶64∶60∶52。各处理晨后最初的Pn降低主要是气孔导度下降引起的,W3~W5处理午间强烈的光合抑制则主要源于非气孔因素。各处理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和Rubisco初始羧化活性也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午间降低,且所处的土壤水势越低,降幅就愈大,其中W3、W4和W5处理的递降趋势尤为明显。苗木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均水分利用效率除W1显著较低外,其余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从充分供水条件下(W1、W2)Pn仍有晨后降低分析,林外强烈的大气因子(如高温、强光和低大气湿度)已经构成苗木光合作用的胁迫因素,而土壤供水不足则大大加剧了胁迫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