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外源乙烯和醎萘乙酸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和秋华柳茎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

DOI: 10.17521/cjpe.2007.0116, PP. 919-922

Keywords: 野古草,通气组织,乙烯利,醎萘乙酸,秋华柳,三峡库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探究乙烯和α-萘乙酸(α-NAA)是否是水淹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通气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anomala)和秋华柳(Salixvariegata)在无水淹环境条件下施加乙烯利和α-NAA后茎中通气组织的形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分3种处理:单独用乙烯利溶液处理(浓度分别为0、250和500mg●L-1)、单独用α-NAA溶液处理(浓度分别为0、50和100mg●L-1)和二者混合处理(250mg●L-1乙烯利溶液+50mg●L-1α-NAA溶液)。处理5d后,采用切片法制备其茎中部横切面切片,用E80iNikon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运用ACT-2U和SimplePCI软件分析野古草和秋华柳茎中通气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显示:在这3种处理条件下,野古草和秋华柳茎中通气组织形成均有明显增强,并且较高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使茎通气组织形成更多,施加的α-NAA浓度越高,形成通气组织的能力越强;混合溶液处理与单独施加250mg●L-1乙烯利或单独施加50mg●L-1NAA的处理相比,对通气组织形成的增强效应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在水淹条件下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发生与乙烯和生长素含量的增加有直接关系。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