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不同小麦进化材料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

DOI: 10.17521/cjpe.2007.0017, PP. 138-144

Keywords: 小麦,进化材料,生育后期,光合特性,荧光参数,产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boeoticum)、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节节麦(Aegilopstauschii)和黑麦(Secalecereale)、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栽培二粒小麦(T.dicoccum)、硬粒小麦(T.durum)、六倍体普通小麦(T.aestivum)‘扬麦9号’和‘扬麦158’及八倍体小黑麦(Triticale)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进化材料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的演变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六倍体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相比,二倍体和四倍体材料在开花前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花以后,二倍体和四倍体材料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光合能力下降较快;除黑麦外,旗叶光合速率在开花10d后都低于普通小麦和小黑麦,胞间CO2浓度(Ci)迅速增加,Fv/Fm、ΦPSⅡ和叶绿素含量快速下降。二倍体和四倍体材料开花前单株总叶面积和旗叶叶面积较大,花后下降迅速,功能期短;单株穗数也较多,但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指数却显著低于普通小麦。因此,小麦长期进化过程中,普通小麦花后较高的光合能力及较长的光合持续期是提高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基础。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