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土壤CH4排放通量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2, PP. 431-439

Keywords: CH4通量,静态箱法,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CH4在温室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估算中亚热带CH4的源汇现状,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的土壤CH4排放通量特征及水热因子对其的影响。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土壤总体表现为大气CH4的吸收汇,原状林地土壤(Forestsoil)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为7.67~-67.17μg?m-2?h-1,平均为-15.53μg?m-2?h-1;无凋落物处理(Litter-free)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是9.31~-90.36μg?m-2?h-1,平均为-16.53μg?m-2?h-1。二者对土壤CH4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秋>夏>冬>春,但无凋落物处理CH4变化幅度较原状林地土壤大,无凋落物处理吸收高峰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翌年3月,原状林地土壤则分别在9月和翌年2月,均提前1个月。对土壤CH4吸收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原状林地土壤还是无凋落物处理情况下,土壤CH4通量都与地下5cm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性最高。偏相关分析反映了不同季节水热配置对土壤吸收CH4通量的影响:冬季为12月~翌年2月,温度起主要作用;雨季3~6月,温度作用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分作用微弱;7~8月,CH4吸收通量随着湿度的降低而增加,但高温限制了CH4的吸收;秋季(9~11月)水热配置适宜,CH4通量达到高峰值。总之,CH4吸收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温度过高会抑制其吸收。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