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国华:《法学基础理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编印。
|
[2] | [16][25][28]武树臣:《中国法律文化探索》,北京大学1986年五四《法学论文集》,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12月。
|
[3] | [23]相自成、范忠信:《中国法律文化史及其分支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1986.5,中国政法大学油印本。
|
[4] | 贺晓荣:《法制现代化的观念阻碍及文化背景》,《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7.1。
|
[5] | [21]梁治平:《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比较法研究》,1987.2。
|
[6] | [20]刘学灵:《法律文化的概念、结构和研究观念》,《河北法学》,1987.8。
|
[7] | 季卫东:《中国法文化蜕变以及内在矛盾》,北京大学,1987.8,油印本。
|
[8] | 杜万华:《论法律文化的几个问题》,西南政法学院,1987.9,油印本。
|
[9] | 蒋迅:《法律文化现代化初探》,华东政法学院《法学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10。
|
[10] | [13]刘作翔:《论法律文化》, 《法学研究》,1988.1。
|
[11] | 刘作翔:《试论法律文化的结构层次》,《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1。又见《未定稿》,1988.1。
|
[12] | [19]武树臣、李贵连; 《应当重视法律文化学的研究》, 《法学》(沪),1987.6。
|
[13] | [18][26][27]舒晨、了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漫语》,《自修大学》,1987.8至1988.12连载。
|
[14] | 刘作翔:《法律文化有几种类型》, 《社会科学报》,1987.4.80。
|
[15] | 刘作翔:《法律文化的社会化问题研究》,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法学论坛》,1987.11.创刊号。
|
[16] | 刘学灵:《论法律文化》,《社会学研究》,1988.1。
|
[17] | 俞荣根:《中国固有法文化及其在今天的位置》, 《西南师大学报》,1986.4。
|
[18] | 蒋迅:《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法学》(沪),1987.7。
|
[19] | 孔小红:《改革时期的立法方式和法律调整限度探讨》, 《探索》,1987.5。
|
[20] | 作者梁治平,分别见《读书》1986.1;1986.5;1986.6;1986.8;1986.9;1987.8; 《中国社会科学》1986.4;《比较法研究》1987.1;1987.2。
|
[21] | 作者:梁治平、齐海滨、石泰峰、徐友军、贺卫方,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
|
[22] | 《法学研究》,1987.1。
|
[23] | 分别见:《法学》,1986.6,作者武树臣:《社会科学》,1987.5。作者李凌燕,北京大学《法学论文集》,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2,作者武树臣。《现代法学》1988.2,作者孔小红:《学习与探索》1988.1,作者孔小红:《比较法研究》,1988.1,作者陈大刚、魏群;同上,作者曾明奇:《法学杂志》1988.2,作者钱奕、潘大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