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外法学  1991 

论民法基本原则的不确定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References

[1]  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学思潮》第217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  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  周广然:《谈确切词语和模糊词语在法律语言中的作用》,《政法论坛》1988年第6期。
[4]  齐姆宾斯基:《法律应用逻辑》第39页,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
[5]  对其中部分概念的不确定性的分析,可参见吕荣海;《从批判的可能性看法律的客观性》第15页,第17页注[7],蔚理法律出版社1987年增订版。
[6]  参见刘伟等:《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改革》第325—326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7]  陈锐雄说:“何为公共利益,因非常抽象,可能会人人殊”。参见其所著《民法总则新论》第913页。
[8]  [10][11][13][17] 齐振海主编;《认识论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  马克斯·韦伯语,转引自陈嘉明:《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宏观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 989年第3期。
[10]  对民法客观化论点的攻击,可参见周潞嘉:《论过错误程度对民事侵权责任定量构成的影响》,《法学评论》1986年第3期。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项,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  转引自王阿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第161—16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86年版。
[13]  参见李肇伟:《法理学》第336页,台湾1979年版。
[14]  参见张汝伦:《意义的探究一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