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外法学  2001 

外资准入法律管制的放松及其影响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References

[1]  David P.“Fidler,Foreign Private Investment in Palestine:An Analysis of the law on the Encouragement of Investment in Palestine,”Journal of Fordham,International Law,Vol.19,1995,p.575.
[2]  Ibrahim F.1.Shihata,“Recent Trends Relating to Ent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CSID Review—Foreign Investment Law Journal,Vol.9,1994,p.51.
[3]  Ibrahim F.I.Shihata,注[2],页53.
[4]  美式BIT范本自1981年制订,于1982、1983、1984、1987、1991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了修正,但从1984年文本开始,各范本的内容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5]  Tschofen:“Multilateral Approaches to Treat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ICSID Review—Foreign Investment Law Journal,Vol.7,1992,p.384.
[6]  Community Statement on Investment Protection Principles in ACP States,Doc.ACP—CEE2172/92,adopted by the Council on Oct.4.1992.
[7]  Ibrahim F.I.Shihata,注[2],页60。
[8]  Thomas W.Waelde,“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under the 1994 Energy Charter Treaty:Legal,Negotiating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within Westem and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Eastem European Countries,”.Journal of World Trade,Vol.19,1995,p.6.
[9]  Maurits Lugard,“Toward an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Regime,”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Proceedings,Vol.9l,1997,p.495.
[10]  Sol Picciotto,“Linkage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Regulation:The Antinomies of the Draft 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Vol.19,1998,p.739.
[11]  Patrick Juillard,“MAI:A European View,”Com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Vo1.3l,p.481.
[12]  制定国际投资法典的长期努力的具体线索,详见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340—341。
[13]  刘笋:“论WTO协定对国际投资法的影响”,《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页77。
[14]  Thomas L.Brewe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Dispute:Settlement Procedures:The Evolving Regime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Law & Polly of International Busbiess,vol.26,1995,pp.658—662.
[15]  赵维田:“论GATT/WTO解决争端机制”,《法学研究》1997年第3期,页72。
[16]  :David MACD Dougall & Peter Cameron,“Trade in Energy and National Resources,Trade—Related Investment Measures,Focuson Eastern Europe,”Journal of World Trade 1994,Vol.28,p.174.
[17]  刘笋:“论如何正确认识TRIMs协议”,《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页93。
[18]  Pierre Sauve,“Qs and As on Trade,Investment and the WTO,”.Journd of World Trade,vol.31,p.56—63.
[19]  有学者认为,从国际经济法造法的角度来看,如果发展中国家只顾眼前利益,不从整体和长远种益的龟霞,结合自身国情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实际地位和力量的真实情况来考虑问题,激进地甚至盲目她推行自由化投资立法,或在双边投资条约谈判中一味妥协退让,致使妥协性双边投资条约成蔓延之势,由于众多国家实践的证明和支持,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习惯国际法将会确立。参见曾华群著:《国际经济法导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页129,143。
[20]  有人称关贸总协定是“例外的迷宫”,更有人声称,在关贸总协定中“一位律师可以驾驶一辆四马套车通过任何一方所承担的义务”。参见曾令良著:《世界贸易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页15。转引J.H.Jackn,World Trade and the Law of GATT,1969,p.533—534.
[21]  这些为墨西哥政府保留的经济活动包括卫星和电报通信、铁路运输、核能发电、作为公共服务的电力生产和分配、与能源产品和主要石油化学产品的生产、分配和销售相关的活动。
[22]  Stephen J.Canner,“The 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Com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Vol.31,pp.669—672.
[23]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页275—276。
[24]  梁西:“论国际社会组织化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法学评论》199v年第4期,页7。
[25]  关于当地化的具体含义和做法,参见姚梅镇主编:《比较外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页343—346。
[26]  例如赞比亚1993年《投资法》第5节和第7节的规定和坦桑尼亚1990年第10号国家(促进和保护)投资法案第5条第2款的规定。
[27]  例如立陶宛共和国1990年《外国投资法》第8条、爱沙尼亚共和国1991年《外国投资法》第10条第1款和第3款、拉脱维亚1991年《外国投资法》第6条、蒙古1993年《外国投资法》第12条第8款、赞比亚1993年《投资法》第10节第2款和第11节、俄罗斯联邦1991年《外国投资法》第18条都对审批拒绝的通知与理由陈述、申诉程序等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
[28]  1987年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调查显示,OPIC承保项目的40%受到东道国投资措施的困扰,投资措施尤其集中在采矿、能源等部门。美国贸易代表在同期所作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51个国家中,有31个是发展中国家,这31个发展中国家中有23个国家实施当地成份要求,有16个国家实施出口履行要求,11个国家特别强调汽车行业的投资措施的实施。20个发达国家中有6个施加当地成份要求,3个施加出口履行要求。世界银行在更近期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投资措施在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仍然流行,报告调研了20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发现有19个国家在1991年到1994年之间在多个行业部门维持着当地成份要求。
[29]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到1999年年底,各国相互之间缔结的双边投资条约已经达到1856个,其中。2/3以上的双边投资条约是在90年代以后缔结的。
[30]  Kenneth J.Vandevelde,“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ole of Bilateral Investmemt Treaties,”Columbi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Vol.36,1998,p.506.
[31]  Mark S.Bergman,“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Treaties:An Examin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Significance of the U.S.Prototype Treaty,”New York Univers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Vol.16,1983,p.18.
[32]  Todd S.Shenkin,“Trade—related Investment Measures in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nd the GATT:Moving Toward a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law Review,Vol.55,p.579.
[33]  美式BIT中的投资争议解决秩序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国家对国家”的争议解决程序,可适用于缔约国违反BIT或对BIT的解释或理解上的争议的解决,另一种称为“投资者对国家”的争议解决程序,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主要适用此程序,投资者可援用第三方有约束力的仲裁的方式解决其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无需事先求助于东道国当地救济。
[34]  大多数学者都反对双边投资条约可以构成一般国际习惯法的观点,因为各国缔结的条约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国家虽在BIT中接受某些规则,但并不愿意将其作为一般国际法加以接受。另一方面,任何条约既不可能完全确定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具体条件和情况,也不可能有约束一个国家未来立法的绝对效力。参见姚梅镇著:《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修订版,页305—307。
[35]  Khalil,“Tret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ICSID Review—Foreign Investment Law Journal,Vol.7,1992,pp.339,346—51.
[36]  Ibrahim F.I.Shihata,注[2],页5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