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页52。
|
[2] | 1999年第四期《亚洲劳动快讯》(台湾),页11。另外,也可以从CCC的主页获得更多的资料,网址为:http://www.cleanclothes org/.
|
[3] | 中国企业联合会编著:《共享和谐:解读SA8000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页39。
|
[4] | 谭深、刘开明主编:《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页9。
|
[5] | 新闻报道:“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逾5700亿美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04月08日,第一版。
|
[6] | 赵晓辉:“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持续提高”,《国际金融报》,2005年4月11日第二版。
|
[7] | 缪剑文:“世贸组织劳工标准之争及其法律评析”,《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12期,页46。
|
[8] | ILO:Globalization failing 10 create new,quality jobs or reduce poverty.Retrieved by the website:http://www.ilo.org/public/english/bureau/inf/pr/2005/48.htm,
|
[9] | Bob Hepple,Labour Laws and Global Trade.Oxford and Portland,Oregon,2005,p.36.
|
[10] | Ibid,p.15.
|
[11] | 以上统计数据来自国际劳工组织网站,网址:http://www.ilo.org
|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3条。
|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10条、第11条。
|
[14] | 《中国工会章程》(2003年9月26日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第9条、第11条。
|
[15] | 郭莉:“沃尔玛中国‘工会危机’”,《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9月26日。
|
[16] | 李景森、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页119。
|
[17] | 王家宠:《国际劳动公约概要》,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页99。
|
[18]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8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199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
[19] | 宋雅芳:“劳动教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11月,第31卷,第6期,37页。
|
[20] | 新华视点记者刘紫绫:《我国童工现象触目惊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址:http://www.edu.cn/20020401/3023997.shtml(2006年7月13日访问)
|
[21] | 江建国:“提‘托宾税’的启示”,《人民日报》,2001年9月12日。
|
[22] | 陈桂玲:《解读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现代出版社2004年版。
|
[23]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business contribu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mmission n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Brussels.2nd July 2002,COM(2002)347 Final.
|
[24] | Ralph Nader,Mark Gren.and Joel Seligman,Taming the Giant Corporation(1976),转引自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6~7。
|
[25] | John Donaldson.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employment relations and ethics,Employment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23(2001),No.6.p.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