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外法学  2006 

物上请求权制度的理论继受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References

[1]  该规则的基本思想与德民第816条第1款第2句思想是一致的。
[2]  在我国,通说认为,我国现行民法上,虽然存在物上请求权的若干规定,但立法者并没有将物上请求权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请求权,从法律效果上看,物上请求权为侵权的请求权所包括。参见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181下;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上)》,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页82。
[3]  王胜明:“我国的物权法律制度——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法制讲座”,www.civillaw.com.cn
[4]  我妻荣/有泉亨:《日本物权法》.2001年版,页20下。
[5]  Koziol,Grundriss des burgerlichen Rechts Band I,Wien 2000,S.309.
[6]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页207,关于第57条的理由。
[7]  尹田:“论物权请求权的制度价值”,《法律科学》,2001年,第4期,页21以下。
[8]  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页322。
[9]  M.Kaser,Roemisches Privatrecht,1986,S.124.
[10]  Wieling,Sachenrecht,§12 I;Baur/Sturner,§11 Rn.2
[11]  Palandt—Bassenge,§985 Rn.6,19.
[12]  梁慧星,见前注[5]。
[13]  O.Jauernig,Zivilprozessrecht,28.Aufl.2003,S.139 ft.
[14]  Brehm/Berger,Sachenrecht,2000,§7 Rn.11.
[15]  Johow,Vorentwurf Sachenrecht Teil 1,S.34.in Brehm/Berger,a.a.O.§7 Rn.8.
[16]  Staudinger/Gursky,§1004,Rn.2其文意是:如有其他妨害之虞,所有权人可以提起不作为(Unterlassung)之诉。
[17]  Brehm/Berger,a a O.§7 Rn.8
[18]  Brehm/Berger,a.a.O.§7Rn.13.
[19]  Baur/Sturner,Sachenrecht,§11 Rn.1.中译本,参见张双根,《德国物权法(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0]  Palandt—Bassenge,§1105 Rn.8.
[21]  我妻荣/有泉亨,见前注[3],页388下。
[22]  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588。
[23]  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41。
[24]  同上注,页370。
[25]  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章,边码72。
[26]  Medicus,Burgerliches Recht,17 Aufl.Rn.454.
[27]  三潴信三:《物权法提要(上、下卷)》,孙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13。
[28]  Heck,Sachenrecht,§§31,32.
[29]  Medicus.Burgerliches Recht.17 Aufl.Rn.436
[30]  Medicus.a.a.0.Rn.205.
[31]  Medicus.a.a.0.Rn.445.
[32]  Brehn/Berger,a.a.0.§7 Rn.7.
[33]  Brehn/Berger,a.a.0.§7 Rn.20.
[34]  Brehn/Berger,a.a.0.§7 Rn.31.
[35]  BGHZ 29.314.317.
[36]  F.Baur,Der Beseitigungsanspruch nach§1004 BGB,AcP 160(1961)S.489
[37]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S.153.
[38]  Baur/Sturner,a.a.O.§13,Rn.5.
[39]  Baur/StUmer,a.a.O.§5 Rn.52.
[40]  Raiser,in FS Wolff.S.123.
[41]  Gursky,20 Probleme au5 dem BGB,das Eigentuermer—Besitzer—Verhaeltnis.1996.S.5 f
[42]  Staudinger/Gursky,§985 Rn.24;Michalski,Anwendungbereieh,Funktion und dogmatische Einordnung des Eigentuemer—Besitzer—Verhaeltnis.FS fur Gitter。577,581.
[43]  崔建远:“关于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的辨析”,《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页72以下。
[44]  Heck,Sachenrecht,§32 7,S.127 f.
[45]  Staudinger/Gursky,§985,Rn.145.
[46]  Medicus,a.a.0.§23 Rn.599.
[47]  Brehm/Berger,a.a.O.§7 Rn.70.
[48]  王泽鉴:《民法物权: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323。
[49]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06;崔建远,见前注[42],页64。
[50]  Schreiber,Das Eigentuemer—Besitzer—Verhaeltnis.Jura 1992.S.356.
[51]  Medicus,a.a.O.Rn.452.但在实际用语上,这些请求权,也被称为物上请求权。
[52]  Brehm/Berger,a.a.O.§8 Rn.2.
[53]  Medicus,a.a.O.Rn.574.
[54]  Mugdan Ⅲ,S.978.
[55]  德国法上的留置权不同于中国法的留置权,仅是一种抗辩权,发生同时履行抗辩的效果。
[56]  Brehm/Berger,a.a.O§8 Rn.40.
[57]  在善意情况下,不当得利人只返还现存利益(《德国民法典》第818条第3款)。参见,王泽鉴:《不当得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215以下。
[58]  Medicus,Burgerliches Recht,19.Aufl.2002 Rn.574
[59]  Michalski,a.a.O.FS fuer Gitter,1994,577,637。
[60]  Brehm/Berger,a.a.O.§8 Rn.12.
[61]  Mot.bei Mugdan,Ⅲ 219.
[62]  Jauernig.BGB,§987 Rn.6 ff;Baur/Sturner.a.a.O.§11,Rn.36
[63]  德民第988条。
[64]  王泽鉴,见前注[47],页319。
[65]  王泽鉴,见前注[47],页321。
[66]  王泽鉴,见前注[47],页315。
[67]  苏永钦:“民法制度的移植——从所有人与占有人间的特殊关系谈起”,2005年《第3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页25。
[68]  费安玲等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282。
[69]  Johow,Vorentwurf Sachenrecht Teil 1,S.897.in Brehm/Berger,a.a.O. §8 Rn.2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