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关遵循先例原则的价值的介绍,参见Note, James C. Rehnquist, The Power That Shall be Bested inA Precedent: Stare Decisis,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Supreme Court, 66 B. U. L. Rev. 345, 347-48.加州最高法院认为,遵循先例作为一项根本的司法政策确保了法律的确定性、可预见性和稳定性。See Moradi-Shalalv.Fireman''s Fund Ins. Companies, 46 Cal. 3d 287,296(1988).
|
[2] | 对先例的态度是法官最重要的职业操守之一。因此,它也每每成为联邦法院法官、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听证会上的焦点问题。这足以证明遵循先例原则的重要性。
|
[3] | 在日本,判决书的说理部分才具有先例的功能。参见(日)后藤武秀:“判例法在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作用”,《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1期。
|
[4] | United States Internal Revenue Serv.v.Osborne(In re Osborne),76 F. 3d 306,96-1 U. S. Tax Cas.(CCH) paragr. 50, 185 (9th Cir. 1996).
|
[5] | Central Green Co.v.United States, 531 U. S. 425,431,quoting Humphrey''s Executorv.United States,295 U.S. 602,627.
|
[6] | Texas v. Johnson, 491 U. S. 397(1989).
|
[7] | Id, at 419.
|
[8] | Lochnerv.New York. 198 U. S. 45,75(1905).
|
[9] | Fergusonv.Skrupa, 372 U. S. 726.731-32(1963).
|
[10] | Marksv.United States, 430 U. S. 188,193(1977).
|
[11] | Planned Parenthood of Southeastern Pav.Casey, 505 U. S. 833(1992).
|
[12] | 例如,宣布对未满16周岁的罪犯执行死刑构成违宪的汤普森案(Thompson v. Oklahoma, 487 U.S. 815.)是一个复数意见。在宣布对未满18周岁的罪犯实施死刑构成违宪时,肯尼迪大法官领衔的多数意见就将汤普森判决作为先例看待。See Roper c. Simmons, 543 U. S. 551.
|
[13] | Tony Mauro, Judicial Conference Group Backs Citing of Unpublished Opinion, Legal Times, April 15, 2004.
|
[14] | 例如,加州的法院规则认定,判决书在网络上被公布的并不构成出版。 http://www.courtinfo.ca.gov/opinions/nonpub. htm,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8月16日。
|
[15] | 以联邦巡回法院为例,如果所有的判决书都需出版,那么,他们的工作量至少增加4倍。
|
[16] | 在联邦法院系统,这一省时、省力的实践始于20世纪60年代。Tony Mauro, Supreme Court Votes toAllow Citation to Unpublished Opinions in Federal Courts, Legal Times, April 13,2006.
|
[17] | Rule 8. 1115(a),California Rules of Court.
|
[18] | 第二、第七、第九和联邦巡回法院禁止引用未出版判决,还有六个巡回法院不鼓励引用。见前注[13)。
|
[19] | 当然,其中也存在例外。有法院认为,如果两个案件涉及的是同一个被告、同一个法律争议,并且被告在两个案件中聘请同一个律师,那么,未出版的先前判决可以被审理后一个案件的法官引用并作为先例。See Cajun Contractors,Inc. v. Lafayette Consol. Government,715 So. 2d 588(La. Ct. App. 3d Cir. 1998),writgranted in part, judgment rev''d in part on other grounds,723 So. 2d 968(La. 1998).
|
[20] | 在我国,尽管近些年来公众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如北大法意、北大法宝等搜索系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判决书,但绝大多数的判决书仍然只向涉案的两造当事人公开。同时,在我国确实也存在公报案例(最典型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公报案例),这些案例对审判实践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这些案例由官方精心筛选并出版,其比未出版案例更易于被其他法院接触并可能因被认可而被借鉴、采纳。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未确立类似于美国的、以是否出版决定先例效力的规则。
|
[21] | Tony Mauro,见前注[13]。
|
[22] | Anastasoff v. United States,223 F. 3d 898,903.
|
[23] | Id, at 904.
|
[24] | D. C. Cir. R. 28(c)(12)(B).
|
[25] | Tony Mauro,见前注[13]。
|
[26] | Tony Mauro,见前注[16]。
|
[27] | Tony Mauro,见前注[16]。
|
[28] | 在有关许霆案的讨论中,有些学者认为由于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因此,许霆案的结果对于云南的何鹏案以及宁波的唐氏兄弟案无法产生实质的影响。参见段*红、洪扬:“‘云南许霆’服刑7年上诉官司要打到最高法院”,载《都市时报》2008年4月22日;吕明合:“宁波兄弟判决在即‘许霆判例’考验司法”,载《南方周末》2008年5月1日, A03版上述观点放在美国这样的判例法国家至少显得有些武断,因为它忽略了管辖权对于先例效力的影响。假设许霆案是由联邦第三巡回法院作出的判决,那么,它的结果当然不能约束由第四巡回审理的何鹏案和第五巡回审理的唐氏兄弟案。
|
[29] | 法官遵循本院的先例也是遵循先例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联邦巡回法院而言,每个法官必须遵循本院创造的先例。只有由所有本院法官出席的全院联席(the court en bane)判决或者最高法院的判决能够推翻本院的先例
|
[30] | Atkinsvhirginia,536 U. S. 304,316, note 21.
|
[31] | Lawrencev.Texas,539 U. S. 558,573.
|
[32] | Roperv.Simmons,543 U.S. 551,575-578,part IV.
|
[33] | See Atkins v. Virginia,536 U. S. 304,347-348(Scalia, dissenting);Lawrence,.Texas,539 U. S.558,598(Scalia, dissenting);Roperv.Simmons,543 U. S. 551,622-628(Scalia, dissenting, part 111).
|
[34] | 有关辩论的全文,请访问以下链接:http://www. freerepublic. com/focus/f-news/1352357/posts,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8月23日。
|
[35] | 例如,一个加州法院在否认联邦地区法院判决对其具有约束力时曾做如下说明:“有关联邦宪法的问题,(只有,本文作者注)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对州法院有约束力。联邦最高法院尚未就本上诉审中涉及的问题发表意见。尽管联邦低等法院就联邦宪法问题作出的判决具有说服力并应当被充分尊重,但它们并不能约束州法院。但是,我们的判决受到加利福尼亚州上诉法院的每一个分院、加利福尼亚州上诉法院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的约束。”See Zimmerman, 15 Cal. App. 4th Supp. at 10.
|
[36] | 例如,在乞讨权诉讼中,第二巡回法院和它的一个下级法院就联邦最高法院的先例是否承认乞讨权展开激烈的论战。第二巡回法院坚持最高法院的先例仅承认慈善募捐是一种言论自由,因此,乞讨行为不受宪法保护;而下级法院则认为先例将募捐作为言论自由看待,因此乞讨是一种宪法权利。参见林彦:“乞讨是言论自由吗?—美国乞讨权诉讼中的核心问题”,《清华法学》2008年第5期。
|
[37] | 例如,在卡西案中,伦奎斯特大法官在反对意见中鲜明地指出,“我们认为罗伊是一个错误的判决,它可以也必须通过符合宪法案件中遵循先例原则的方式被推翻。” See Planned Parenthood of Southeastern Pa.v.Casey, 505 U. S. 833,944(Rehnquist, concurring in the judgment in part and dissenting in part).
|
[38] | 近年来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汤姆·帕克(Tom Parker)在报纸上公开挑战联邦最高法院,声称Roper v. Simmons是一个错误的判决,因此,他怂恿他的同僚不必理睬、遵循这一先例。帕克大法官的上述言论在美国曾引起很大的争议,人们对他的职业道德产生怀疑。See Tony Mauro,Alabama Judge Declares War on U. S. Supreme Court: State Justice Says Colleagues Should‘Actively Resist'' Juven-ile Death Penalty Ruling, Legal Times,March 3,2006.
|
[39] | Burnet v. Coronado Oil&Gas Co.,285 U. S. 393,406-407,410(1932)(Brandeis, J.,dissenting).
|
[40] |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Supreme Court Decisions Overruled by Subsequent Decision(1992)、也可在以下链接获取:http://www. gpoaccess. gov/constitution/html/scourt. 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8月23日。
|
[41] | Smith v. Allwright, 321 U. S. 649,665(1944).
|
[42] | Bowers v. Hardwick, 478 U. S. 186(1986)
|
[43] | Lawrencev.Texas,539 U. S. 558 (2003).
|
[44] | Roscoe Pound, Interpretations of Legal History I(1923).
|
[45] | (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页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