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
|
[2] |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法律与革命》。
|
[3] |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三联书店1991年版《法律与宗教》。
|
[4] | [5]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
[5] |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6] | 汉斯·昆(瑞士)(Hans Kung):《什么是真正的宗教》,载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
[7] | 转引自《宗教研究导论》,英文版哈普劳出版公司,旧金山,1978年版第7页。
|
[8] | 见词条《宗教》载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712页。
|
[9] |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8页。
|
[10] | [1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页。
|
[11] | 王治心:《中国宗教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
[12] | [15]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
[13] | 《国语·楚语》
|
[14] | 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
[15] | 《路史·后纪》卷一《伏羲氏》
|
[16] | 《礼记·哀公问》
|
[17] | 张中秋认为“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实际上是。中国法律的伦理化笔者认为比较合理。参见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
|
[18] | 《汉书·于定国传》(卷七一)
|
[19] | 《后汉书·皇后纪·和熹邓皇后传》(卷十上)
|
[20] | 参见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8页。
|
[21] | 同上书第259页。
|
[22] | 《史记·龟策列传》
|
[23] | 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
|
[24] | 《管子·四时》
|
[25] |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光四年冬十二月胡三省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