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完全和最后解决赔偿问题的协定》第四条,载《国际条约集》(1924—1933)P81,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
[2] | 1865年,法国、瑞士、意大利和比利时组成拉丁货币联盟,所发行的法郎含金量为0.29032258克,故名“金法郎”,1914年后。四国中仅瑞士仍沿用金币,故又称瑞士法朗(Swiss Franc),该金币现已不再流通,但仍被国际清算银行作为记帐单位并沿用至今。
|
[3] | 参见1930年章程第四条,载《国际条约集》(1924—1933)P106,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
[4] | 刘丰名:《巴塞尔协议与国际金融法》P18,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5] |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and Federal Reserve ”《Federal Reserve Bulletin》1994,10,P904。
|
[6] | 欧洲支付同盟的建立是为多边贸易与结算提供便利,因为二战结束时,欧洲国家之间存在许多贸易与外汇管制。1958年,欧洲工业国家取消了贸易与外汇管制,实现了货币的完全兑换,欧洲支付同盟随即解散。
|
[7] | 法国、比利时、意大处、瑞士、瑞典、荷兰、英国以及当时的联邦德国。
|
[8] |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Encyclopedia Americana)Vol. 3P199.
|
[9] | 修改于1969年6月,日由国际清算银行作出,12月10日经瑞士政府认可。事实上,在此之前,《章程》于1939年5月3日,1950年6月12日和1961年10月9日作过数次修改。
|
[10] | 到1994年,国际清算银行发行股份439,125股,1996年9月9日吸收新股东后发行的股份数目前不详。
|
[11] | 在1994年,国际清算银行发行的437.125股各国中央银行持有84%.
|
[12] | 在1994年美国加入国际清算银行之前,美国的股份由Citibank N. A. of New York行使投票权。
|
[13] | 十国集团(Group of Ten)事实上有十一个成员;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士、瑞典、英国、美国。从1958年开始,英美相继发生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的财力,如对美英予以支持后便无法向其它会员国提供资金援助。1961年,国际货币基金与比利时、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联邦)德国、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等十国达成了借款总安排(General Agreement to Borrow-GAB),由这十国向国际货币基金提供贷款。用以支持美元,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参加借款总安排的十国称为“十国集团”,因为法国作用突出,又称为“巴黎俱乐部”(Paris Club),瑞士于1999年参加十国集团。根据贷款总安排,国际货币基金而要借款时,应征得十国同意并经基金执行董事会批准,由于执行董事会中十国委派或选举的执行董事掌握了70%的投票权,因此在事实上形成了十国集团控制基金决策的局面。
|
[14] | 《国际商报》1998年9月10日。
|
[15] | Alexandrowicz《World Economic Agenciesa》171.
|
[16] | 比如,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会员为国家.
|
[17] | Alexandrowicz《World Economic Agencies》171.
|
[18] | 这是1996年9月10日的《国际商报》刊登的消息。至于我国在1984年之前是否已与国际清算银行开始接触,国民党政府时期是否与国际清算银行存在业务往来,笔者尚未检索到这方面的资料。
|
[19] | 到1994年,共有100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该行存放了总值为1. 1万亿美元的存款,占全球外汇储备的10%。
|
[20] | 即用人民币向基金换购(Purchase)我国所需外汇。
|
[21] | 比如,经济增长的程度,不得限制经常性支付。
|
[22] | “Into Basle’sInner Sanctum”《The Banker》1994.3P17,15
|
[23] | 《国际商报》1996年9月10日。
|
[24] | “Into Basle’sinner Sanctum ”《The Banker》1994. 3P17,15
|
[25] | 在国际清算银行1994年的17名董事会成员中,仅有2人不是各国现任中央银行行长或未曾担任过中央银行行长,参见“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Fderal Reserve Bulletin》1994. 10 P905,
|
[26] | 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各2人,荷兰、瑞典、瑞士各1人。
|
[27] | 事实上,十国集团每月一次在巴塞尔开会的决定很快会在国际清算银行的董事会上讨论,而参加这两个会的人是一样的。
|
[28] | 国际清算银行接纳中国等九个新成员的消息请参见1996年9月10日《国际商报》,迄今为止,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加入了国际清算银行(香港是一个地区),除新加入的九个成员外,其余为: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加拿大、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美国、南斯拉夫。
|
[29] | 因该专家委员会由美国人道威斯担任主席,故该计划命名为“道威斯计划”。
|
[30] | 该报告因美国人杨格担任第二专家委员会主席而命名为“杨格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