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外法学  1998 

“约孙”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References

[1]  参韩儒林《穹庐集》第145页。上海出版社,1982年。又见韩儒林《元朝史》上,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南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云:“其居穹庐,无城壁栋宇,迁就水草无常。鞑主徙帐,以从校猎,凡伪官属从行,曰‘起营’。牛马橐驼,以挽其车,车上室可坐可卧,谓之帐舆。舆之四角,或植以杖,或交以板,用表敬天,谓之饮食。车派而五之,如蚁阵,萦纤延橐十五里左右,横距及其直之半,得水则止,谓之‘定营’。主帐南向,独居前列,妾妇次之,伪护卫及伪官属又次之。凡鞑主猎帐所在,皆曰‘窝里陀’,其金帐凡伪嫡妃与橐落群起,独曰‘大窝里陀’者,其地卷阿,负坡阜,以杀风势,犹汉移辟之所,亦无定止,或一月或一季迁耳。”王国维笺证本。文殿阁书庄。民国25年。
[3]  [25][26][31]《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18,14,12,13,11,12页。
[4]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122页。
[5]  (德)海西希:《蒙古宗教》,引自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32,33辑,1984年5月。
[6]  《世界征服者史》上第30页,何高济译、翁独健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7]  (美)H. 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第43页,贺卫方、高鸿钧译,三联出版社,1990年。
[8]  (明)火源洁:《华夷译语》上,《涵芬楼密籍》第四集,洪武二十二年,明经厂刻本。
[9]  《元朝秘史》卷9,216节。《元朝秘史》,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Monggol-un Ni’uca Tobca’an》蒙古秘史),作者佚名。书后题成书“鼠儿年七月”,对此学界尚无最后定论,仅根据书中对成吉思汗、窝阔台前期活动内容的记述,推论为1228—1264年中的某一个“鼠儿年”。原书为畏兀儿体蒙古文,明初以汉字音写蒙古文,以之作为教材,分全书为二八二节,每节后附译文,定名为《元朝秘史》。今各版本中以《四部丛刊》本(十二卷顾广圻本)较好。
[10]  埃尔曼前揭书,第43页。
[11]  (波斯)拉施特:《史集》卷2,第85,86页。拉施特,13—14世纪波斯政治家、史学家,先后受伊利汗合赞(1295—1304)、完者都(1304—1316)之命修撰《史集》,原文为波斯文,现有余大钧师、周建奇据俄文本转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有关蒙古人起源问题的记述,见《史集》卷1—1,第11页。另:《史集》引文中的方括号内的文字,系原俄译者所加。以下同。
[12]  《蒙鞑备录》第32,61页。
[13]  (英)道森:《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6页。1245—1247年,葡萄牙人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奉教皇英诺森四世之命出使蒙古,返回欧洲后向教皇提交的旅行报告,题为《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记录了有关蒙古人的地理位里、风俗习惯、国家起源、军事装备以及战争特点等等,被收集在道森《出使蒙古记》中,对蒙古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有吕浦译、周良霄注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4]  成吉思汗《大札撤》条目,转引自俄国梁赞诺夫斯基书:《蒙古惯习法の研究》日本东亚经济调查局译,1935年。
[15]  [14][33][37][38]《史集》卷1—2,页178,354,272,355,358页。
[16]  [18][23][29][30][34]《黑鞑事略》第83,101页。
[17]  参栗劲、王占通:《略论奴隶社会的礼与法》,《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
[18]  《史集》卷1—2,第18页。
[19]  《元朝秘史》卷1,节54,55;卷2,节102。
[20]  道森:《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122页。十三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东游象古,对当时蒙古人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颇为详知,写成《东游记》,也收集在道森书中。
[21]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121页。
[22]  宋濂:《元史》卷44《顺帝纪七》第921页,中华书局,1976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