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草业科学  2014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地紫花苜蓿种植模式与径流的关系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3-0233, PP. 922-926

Keywords: 紫花苜蓿,水平阶,坡耕地,拦蓄径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不同的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种植模式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存在差异,在甘肃省榆中县孙家岔小流域研究了坡地紫花苜蓿不同种植模式与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地种植的紫花苜蓿草地的径流深与降水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随着坡度的增加,产生径流的速率增大;坡地上紫花苜蓿拦截降水的效果显著优于坡耕地和荒坡地(P<0.01);在坡耕地和荒坡地上种植紫花苜蓿,并按5年一遇最大6h降水量的防御标准配套建设水平阶,可全部拦蓄坡面径流。

References

[1]  陈奇伯,王克勤,齐实,孙立达.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生态学报,2003(8):1463-1469.
[2]  刘平乐,刘雅丽.浅谈陇东地区紫花苜蓿的产业化发展.甘肃科技纵横,2007,6(35):51,22.
[3]  何有华.紫花苜蓿在陇中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草业科学,2002,19(7):17-18.
[4]  张小霞.宁南山区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要点.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5):25-26.
[5]  乌兰其其格,钮河.轻度盐碱地和半干旱地区苜蓿种植技术.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1):63-64.
[6]  蒋明华,吴亨进.喀斯特山区退耕地紫花苜蓿种植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9(12):58-59.
[7]  寇江涛,师尚礼,蔡卓山.垄沟集雨种植对旱作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0(24):51-59.
[8]  郑粉莉,白红英,安韶山.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的效益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5(10):86-87.
[9]  孙浩峰,李丽萍.甘肃黄土高原小流域埂坎紫花苜蓿发展潜力分析.草业科学,2005,22(9):32-34.
[10]  王玉宽,王占礼,周佩华.黄土高原坡面降雨产流过程的试验分析.水土保持学报,1991,5(2):25-28.
[11]  邢贵,张新民,费喜亮,吴育学.孙家岔流域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水分变化分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2):225-229.
[12]  徐学选,琚彤军,郑世清.延安燕沟流域次降雨泥沙来源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3):38-42.
[13]  赵鹏宇.黄土丘陵区草、灌地不同经营方式下的降雨-入渗-产流研究.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40-46.
[14]  王占礼,黄新会,张振国,牛振华,田风霞.黄土裸坡降雨产流过程试验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5,25(4):1-4.
[15]  靳婷,赵文武,赵明月,徐海燕.黄土丘陵区缓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产流效应.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4):30-36.
[16]  鲁子瑜,关秀琦,程积民,马志仁,刘克俭,郭鹏.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94,13(2):9-1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