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业科学 2009
管理措施对我国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PP. 9-15 Keywords: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管理活动,Meta分析 Abstract: ?基于中国期刊网和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土种志》和《中国草地资源》等文献中有关我国草地管理措施及其土壤有机碳的数据,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变化量。结果表明由于各草地类型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年际变化量也存在着差异。其中,高寒草甸各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变化范围最大为-5.62~1.26t/(hm2·a),温性荒漠草原最小为-0.85~0.68t/(hm2·a),而其他草地类型有机碳年变化范围分别为温性草甸草原-3.74~0.68t/(hm2·a),高寒草原-3.62~0.04t/(hm2·a),温性草原-2.4~1.07t/(hm2·a),暖性灌草丛-1.94~0.64t/(hm2·a);同时,利用Meta分析法估算中国主要草地类型各管理措施下土壤碳年际变化量可以得出过牧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年减少量最大[-2.34t/(hm2·a)],重牧[-1.52t/(hm2·a)]>轻牧[-0.54t/(hm2·a)]>中牧[-0.49t/(hm2·a)],而补播管理下土壤有机碳的年增加量最大[0.9t/(hm2·a)],围封、禁牧2种管理措施次之,分别为0.48和0.19t/(hm2·a)。可见,我国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年变化量在不合理管理方式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具有不利影响,而补播、禁牧则有益于中国草地的固碳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