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生态补偿对泽库县牧民与移民生计影响的比较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3-0496 , PP. 1178-1184
Keywords: 生态补偿 ,牧民 ,生态移民 ,生计 ,三江源
Abstract:
?“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对于解决三江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比该政策下泽库县牧民和移民的生计情况。分析结果显示,1)泽库县生态移民家庭牧业从业比例低于牧民,务工和经商比例高于牧民,未见牧民或移民参加重点生态功能区日常管护工作。2)技能培训难以满足培训意愿,移民参加培训比例大于牧民。3)家庭年收入金额差异不显著,来源差异较大,移民家庭畜牧业收入、生态补偿低于牧民,经商收入高于牧民。4)家庭能源年消费差异不显著,燃料补助缓解了该县移民经济压力,而移民定居点基础设施不完善使移民用电比例和花费低于牧民。
References
[1] 李惠梅,张安录,杨欣,卓玛措.牧户响应三江源草地退化管理的行为选择机制研究——基于多分类的Logistic模型.资源科学,2013,35(7):1510-1519.
[2] 邵景安,邵全琴,芦清水,黄麟,匡文慧.农牧民参与政府主导生态建设工程的初始行为响应——以江西山江湖和青海三江源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12,27(7):1075-1088.
[3] 芦清水,赵志平.应对草地退化的生态移民政策及牧户响应分析——基于黄河源区玛多县的牧户调查.地理研究,2009,28(1):143-152.
[4] 周甜.牧民?农民?市民?——浅议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角色的特殊性.青海民族研究,2009,20(4):145-146.
[5] 王小梅,刘峰贵,周强,张海峰,黄芸玛.三江源区生态移民整合问题研究.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2): 403-406.
[6] 翟岁显,翟瑞雪.三江源生态移民高成本的原因分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302-304.
[7] 周华坤,赵新全,张超远,邢小方,朱宝文,杜发春.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85-188.
[8] 解彩霞.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基于格尔木市两个移民点的调查.青海社会科学,2009(3):62-66.
[9] 闵庆文,张永勋,赵贵根.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及对生态环境影响——以贵南县为例.资源科学,2012,34(11):2018-2025.
[10] 齐月,龚斌,徐翠,张林波,吴志峰,冯宏昭,张继平.三江源生态移民对草地资源依赖性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3):77-81.
[11] 泽库县志编撰委员会.泽库县志.北京:中国县镇年鉴出版社,2005:52.
[12] 青海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青海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3] 齐月,张林波.三江源生态移民普通话培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21-23.
[14] 朱华.三江源地区牧民定居点生活供暖模式.可再生能源,2005(4):80-81.
[15] 吕爱锋,贾绍凤,燕华云,杨贵林.三江源地区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资源科学,2009,31(10):1704-1709.
[16] 赵志平,刘纪远,邵全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地理科学,2010,3(3):415-420.
[17] 王启基,王发刚,周华坤,张玉.三江源区东北部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策略.草业科学,2010,27(2):59-65.
[18] 董锁成,周长进,王海英.“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713-720.
[19] Fang C L,Liu H Y.The Eco-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demonstrating-district construction in Sanjiangyuan.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6,24(6):744-760.
[20] 马洪波,吴天荣.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验区的思考.开发研究,2008(5):64-67.
[21] 马松江.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以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为例.草业科学,2010,27(9):161-168.
[22] 贾若祥.建立限制开发区域的利益补偿机制.中国发展观察,2007(10):18-21.
[23] 陈冰波.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3.
[24] 杨红.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和难点.特区经济,2007(7):127-129.
[25] 李屹峰,罗玉珠,郑华,杨绍顺,欧阳志云,罗跃初.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补偿标准.生态学报,2013,33(3):764-770.
[26] 杨光梅,闵庆文,李文华,甄霖.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中的科学问题.生态学报,2007,27(10):4289-4300.
[27] 李俊丽,盖凯程.三江源区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生态经济,2011(2):171-173.
[28] 赵芳,林恭华,李元庆,赵之重.三江源地区教育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78-10881.
[29] 王作全,王佐龙,张立,苏永生.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法律问题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101-10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