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新疆沙尔套山草地优势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综合评定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4-0338, PP. 2141-2147
Keywords: 禾本科牧草,生长特征,营养价值,灰色关联度
Abstract:
?沙尔套山天然草地植物种类多,牧草资源丰富,尤其是禾本科牧草,其在草地植被组成中和放牧家畜日粮构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通过对沙尔套山天然草地中占优势地位的9种禾本科牧草的生长特征及适口性进行观测,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1)9种禾本科牧草可划分为旱生、旱中生和中生3种水分生态类型,密丛型、根茎型、根茎疏丛型和疏丛型4种分蘖类型,特别喜食、喜食和愿食3种适口性级别。2)9种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由高至低的排列次序是鸭茅(Dactylisglomerata)>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新疆鹅观草(Roegneriasinkiangensis)>圆柱披碱草(Elymuscylindricus)>细叶早熟禾(Poaangustifolia)>短芒短柄草(Brachypodiumpinnatum)>假梯牧草(Phleumpratense)>针茅(Stipacapillata)>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
References
[1] |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萍.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甘薯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杂粮作物,2001,21(1):15-18.
|
[2] | 张传珂.灰色系统理论在甜瓜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14-1311.
|
[3] | 唐成斌,龙邵云.灰色系统理论在牧草引种上的应用初探.草业科学,1991,8(6):44-47.
|
[4] | 李超,安沙舟,周小丽,范天文,李海.昭苏马场季节草地牧草经济类群营养成分初步分析.新疆农业科学,2012(9):1681-1687.
|
[5] | 鲁为华,于磊,蒋惠.新疆昭苏县沙尔套山天然草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简报).草业学报,2008,17(1):135-139.
|
[6] | 新疆畜牧厅.新疆草地植物名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
[7] | 贾慎修.草地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
[8] | 刘玉华,贾志宽,韩清芳,史纪安.AHP模型对不同苜蓿价值的综合评定与应用.草业科学,2006,23(8):33-39.
|
[9] |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14924.9-2001.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社,2002.
|
[10] | 张喜军,祝廷成,潘伟.牧草饲用价值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中国草地,1991(6):63-67.
|
[11] | 崔乃然.新疆主要饲用植物志(第一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
[12] | 江玉林,卢欣石,申玉龙,汪玺,凌夫,梁丽娜.中国苜蓿品种营养价值评价.草业科学,1995,12(2):25-28,31.
|
[13] | 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
[14] | 郝力壮,王万邦,王迅,张晓卫,赵月平,崔占鸿,刘书杰.三江源区嵩草草地枯草期牧草营养价值评定及载畜量研究.草地学报,2013,21(1):56-64.
|
[15] | 唐启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
[16] | 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常青.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系.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557-559.
|
[17] | 齐乃敏,朱为民,丁海东.温室番茄品比试验中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估.上海农业学报,2005,21(1):33-36.
|
[18] | 莫本田,罗天琼,唐成斌.贵州主要野生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灰色分析.贵州农业科学,1996(5):42-46.
|
[19] | 何凡.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野生牧草营养价值.贵州农业科学,1989(6):56-58.
|
[20] | 郑立峰,唐见兵.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系统仿真因素权重确定.计算机仿真,2007,24(9):76-78.
|
[21] | 慕平,魏臻武,李发弟.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草业科学,2004,21(3):26-29.
|
[22] | 王桃.高寒牧区36种燕麦营养生态特性及其生产效能评价.兰州:兰州大学,2010.
|
[23] | 何毅,李青,王历宽.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高寒牧区引种的苜蓿进行综合评价.草业科学,2002,19(3):33-36.
|
[24] | 谭学瑞,邓聚龙.灰色关联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新方法.统计研究,1995,65(3):46-48.
|
[25] | 郑凯,顾洪如,沈益新,丁成龙.牧草品质评价体系及品质育种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006,23(5):57-60.
|
[26] | 余苗,王卉,问鑫,高凤仙.牧草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中国饲料,2013(13):1-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