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黄土高原农业溯源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5-0247 , PP. 1695-1701
Keywords: 黄土高原 ,农业起源 ,草原 ,游牧 ,农耕
Abstract:
?农业起源于地带性原始生态系统,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表现出对该区域原生生态系统的皈依。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古人类遗存出现时间较西北部早,分布也更为丰富,猎食草食动物是整个高原古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以驯化动物及游牧为特征的畜牧业率先出现,以旱作农业为特色的耕作农业随后发端。在初始阶段,畜牧业和耕作业相互包含,甚至互相转化;邦国社会以后,在高原的东北部形成了以农耕农业为主,而在西北部以游牧农业为主的格局,相应的农业文化成对峙态势。黄土高原的农业起源表现出了对草原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皈依,而草原生态系统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References
[1] 孙湘君,宋长青,王琫瑜,孙孟蓉.黄土高原南缘最近10万年以来的植被[J].植物学报,1996,38(12):982-988.
[2] 李小强,周卫建,安芷生,董光荣.沙漠/黄土过渡带13kaBP以来季风演化的古植被记录[J].植物学报,2000,42(8):868-872.
[3] 吕厚远,刘东生,吴乃琴,韩家楙,郭正堂.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J].第四纪研究,1999(4):336-349.
[4] 郭正堂,刘东生,安芷生.渭南黄土沉积中15万年来的古土壤及其形成时的古环境[J].第四纪研究,1994(3):256-269.
[5] 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6] 王秀娥.半坡的原始农业浅析[J].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1988(1):136-141.
[7] 史念海.论黄土高原的治沟和治水[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1):341-375.
[8] 鲜肖威.关于历史上黄土高原环境和森林的变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17-20.
[9] 任继周.几个专业词汇的界定、浅析及其相关说明[J].草业学报,2015,24(6):47-51.
[10] 李壮伟.略论西侯度文化和匼河文化的关系[J].山西大学学报,1987(3):47-51.
[11] 吴新志,尤玉柱.大荔人遗址的初步观察[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9,17(4):294-305.
[12] 陈万勇.山西“丁村人”生活时期的古气候[J].人类学学报,1983,2(2):184-195.
[13]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4]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6] 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7] 任继周.农耕文化圈与畜牧文化圈在黄土高原上的嬗替[A].百名院士科技系列报告集(中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57-166.
[18] 吕厚远,刘东生,郭正堂.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J].科学通报,2003,48(1):2-7.
[19] Jiang W Y,Cheng Y F,Yang X X,Yang S L.Chinese Loess Plateau vegetation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3,50(2):440-448.
[20] 杨勤业,袁宝印.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1] 刘东生,郭正堂,吴乃琴,吕厚远.史前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景观——森林还是草原[J].地球学报,1994(3-4):226-23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