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浅耕对西藏高原退化草甸土壤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3-0140 , PP. 8-14
Keywords: 高寒草甸 ,浅耕 ,植物群落特征 ,植物生产力
Abstract:
?草地管理对植被和土壤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探讨浅耕措施对高寒草甸的影响,对西藏高原当雄县典型退化高寒草甸浅耕处理地块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变化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浅耕实施12年后,草地土壤性质得到改善,表层土壤含水量提高35%,而土壤容重降低了28%。0-10和10-20cm土壤可利用无机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2倍和1.7倍。同时,植物群落组成也发生了改变,植被盖度显著增加,杂草类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可食性丛生类禾草植物重要值显著升高,成为优势物种,草地生产力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在退化高寒草甸适度浅耕有利于改善退化高寒草甸的水分、养分状况,提高可食性牧草的生产力,但从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群落稳定性维持角度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References
[1] 吴巍, 陈雨海, 周勋波, 于舜章.沟垄集雨栽培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8):101-103, 106.
[2] 孙庚, 吴宁, 罗鹏.不同管理措施对川西北草地土壤氮和碳特征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 2005, 29(2):304-310.
[3] Shi P L, Sun X M, Xu L L, Zhang X Z, He Y T, Zhang D Q, Yu G R.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in a steppe-Kobresia meadow on the Tibetan Plateau.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6, 49:207-218.
[4] 宗宁, 石培礼, 宋明华, 林琳, 马维玲, 蔣婧, 付刚, 何永涛, 张宪洲.模拟放牧改变了氮添加作用下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分配模式.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10):1696-1707.
[5] 张东秋.西藏高原草原化嵩草草甸生态系统呼吸及碳平衡.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5.
[6] 张东秋, 石培礼, 何永涛, 徐玲玲, 张宪洲, 钟志明.西藏高原草原化小嵩草草甸生长季土壤微生物呼吸测定.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3):458-464.
[7] 王常慧, 邢雪荣, 韩兴国.温度和湿度对我国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生态学报, 2004, 24(11):2472-2476.
[8] 徐俊俊.冻融交替对高寒草甸土壤氮素的影响.成都:四川农业大学, 2010.
[9] Srensen T.A method of establishing groups of equal amplitude in plant sociology based on similarity of species cont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nalyses of the vegetation on Danish commons .Kongelige Danske Videnskabernes Selskabs Biologiske Skrifter, 1948, 5:1-34.
[10] 朱天鸿, 程淑兰, 方华军, 于贵瑞, 郑娇娇, 李英年.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CO2排放对模拟氮沉降的早期响应.生态学报, 2011, 31(10):2687-2696.
[11] Hachl E, Zechmeister-Boltenstern S, Kandeler E.Nitrogen dynamics in different types of pasture in the Austrian Alps.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0, 32:321-327.
[12] 刘兵, 吴宁, 罗鹏, 陶豫萍.草场管理措施及退化程度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4):45-48.
[13] 李贵才, 韩兴国, 黄建辉, 唐建维.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生态学报, 2001, 21(7):1187-1195.
[14] 田茂洁.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5(3):298-303.
[15] 武建双, 李晓佳, 沈振西, 张宪洲, 石培礼, 余成群, 王景升, 周宇庭.藏北高寒草地样带物种多样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草业学报, 2012, 21(3):17-25.
[16] 关世英, 齐沛钦, 康师安, 常进宝.不同牧压强度对草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初析.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5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17-22.
[17] 曹广民, 张金霞.中国嵩草草甸.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188-216.
[18] 郭万军, 强巴达娃.西藏当雄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措施.西藏科技, 2000, 21:70-71.
[19] 宝音陶格涛, 陈敏.退化草原封育改良过程中植物种的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 1997, 28(1):87-91.
[20] 宝音陶格涛, 刘美玲.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群落生物量组成动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5):544-551.
[21] 张永超, 牛得草, 韩潼, 陈鸿洋, 傅华.补播对高寒草甸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草业学报, 2012, 21(2):305-309.
[22] 李晓刚, 朱志红, 周晓松, 袁芙蓉, 樊瑞俭, 许曼丽.刈割、施肥和浇水对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11):1136-1147.
[23] 李乃杰, 宜树华, 秦彧, 任世龙, 陈建军.耕翻对半干旱区高寒草甸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草业科学, 2012, 29(6):883-888.
[24] 宝音陶格涛, 刘美玲, 李晓兰.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群落演替动态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003, 27(2):270-277.
[25] 宝音陶格涛, 王静.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多样性动态研究.中国沙漠, 2006, 26(2):232-237.
[26] 张洪生, 邵新庆, 刘贵河, 韩建国.围封、浅耕翻改良技术对退化羊草草地植被恢复的影响.草地学报, 2010, 18(3):339-344.
[27] 高俊琴, 欧阳华, 张锋, 王春梅.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氮矿化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湿地科学, 2008, 6(2):229-234.
[28] 武高林, 杜国祯.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探讨.自然杂志, 2007, 29(3):159-164.
[29] 周国英, 陈桂琛, 赵以莲, 王顺忠, 孙菁.施肥和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原影响的比较研究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草业科学, 2005, 22(1):59-63.
[30] 张云, 武高林, 任国华, 刘振恒.封育后补播高寒1号生态草对玛曲退化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草业科学, 2009, 26(7):99-104.
[31] 高天明, 张瑞强, 刘铁军, 郭建英.阴山北麓浅耕翻季节对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草业科学, 2012, 29(5):676-68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