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林分上下层间结构与树木多样性耦合关系研究DOI: 10.13332/j.1000-1522.20140400, PP. 9-16 Abstract: 为探讨林分上下层间结构与树木多样性的关系,以阿什河流域天然次生杂木林为对象,构建了立地条件-林分上层结构-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立地条件(ξ1)对林分上层结构(ξ2)具有直接正影响,影响系数为0.59;对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具有正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75,直接影响系数为0.43;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负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58,直接影响系数为-0.12。林分上层结构(ξ2)对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具有直接正影响,影响系数为0.55;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负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55,直接影响系数为-0.38。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直接负影响,影响系数为-0.31。对林分下层密度(χ11)影响最大的林分上层观测变量为林分上层树冠面积(χ7),总影响系数为-0.19,直接影响系数为-0.12。对林分下层平均树高(χ12)影响最大的林分上层观测变量为林分上层平均树高(χ6),总影响系数为-0.28,直接影响系数为-0.13。林分上层树冠面积(χ7)和树高多样性(χ10)对林分下层树种多样性(χ14)影响较大,影响系数分别为-0.38和-0.36。树冠面积(χ7)的影响全为直接影响;树高多样性(χ10)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林分上层结构(ξ2)与树木多样性(ξ3)中的观测变量对林分下层树冠面积(χ13)影响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