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军事医学科学院应用生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DOI: 10.1360/052011-642, PP. 822-826

Keywords: 环境医学,高原医学,寒区医学,热区医学,营养科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回顾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以来在应用生理学研究领域所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应用生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先后发现了藏族人适应高原的部分分子机制、脑红蛋白抗低氧生物学作用、冷习服形成过程中微循环和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热衰竭病理学变化机制和致热习服因子,确定了中国成年人蛋白质、维生素A,B1,B2,C的需要量,发现了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视网膜盲点大小的关系;在应用生理学应用研究方面,研制了治疗高原病的埃他卡林、复方党参和高原轻便加压舱以及促进冻伤康复的乳膏和相关治疗技术,提出了热环境军事作业人员的水盐需要量及其补给方法、热环境劳动的安全上限、耐受上限和耐受极限值,合成了长效维生素B1,B2和稳定性维生素C,开发出中国第一代结晶氨基酸注射液.上述研究成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卫勤保障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ferences

[1]  1 董宏彬, 尹昭云. 藏汉族骨髓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5
[2]  2 杜宁, 谢印芝.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水通道蛋白与高原肺水肿的关系.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4, 22: 474-477
[3]  3 徐文琳, 王春丽, 张永亮, 等. 脑红蛋白与Na+、K+-ATP 酶β2 亚基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位点的鉴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学报,2003, 35: 823-828
[4]  4 李中秋, 张晓光, 徐文琳, 等. 脑红蛋白研究进展. 生理科学进展, 2004, 35: 233-236
[5]  5 田云梅, 杜宁, 聂鸿靖, 等. 低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VEGF 和AQPs 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1, 27: 7-11
[6]  6 汪海. 职业性高原病药物治疗学.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9. 108-112
[7]  7 Pan Z Y, Huang J H, Cui W Y, et al. Targeting hypertension with a new ATP 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 iptakalim. J CardiovascPharmacol, 2010, 56: 215-228
[8]  8 张东祥, 张延坤, 聂鸿靖, 等. 高原致适应剂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疗效.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0, 26: 148-152
[9]  9 李凤芝, 颜培华. 冻伤对大鼠血凝系统某些因素的影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5, 11: 62-63
[10]  10 颜培华, 李凤芝, 张是敬. 冻伤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5, 13: 374-375
[11]  11 李凤芝, 颜培华, 刘友梅, 等. 冻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的研究. 中华创伤杂志, 1994, 10: 280-282
[12]  12 刘嘉瀛, 单秋玲, 杨增仁, 等. 细胞间黏附分子一1 在血管内皮细胞冻融损伤中的作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6, 2: 153-155
[13]  13 晋凌云, 刘嘉瀛, 杨增仁, 等. TNF-α 在冻融嗜中性粒细胞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5, 21: 393-396
[14]  14 刘嘉瀛, 杨增仁, 李凤芝, 等. 冷习服对大鼠抗冻能力影响.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6, 14: 324-326
[15]  15 杨增仁, 刘嘉瀛, 孙方人, 等. 不同环境习服地鼠颊囊冻伤前后微循环的改变.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1998, 8: 18-19
[16]  16 Yang Z R, Liu J Y, Yan P H. Effect of cold acclimation on hemorheological behavior in rats with frostbite. Clin Hemorheol Microcirc, 2003,29: 103-109
[17]  17 姜在福, 张是敬. 部队人员冷习服程度的评价.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5, 13: 1-4
[18]  18 杨增仁, 刘嘉瀛, 李凤芝, 等. 缺氧习服对冻伤大鼠血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6, 14: 217-220
[19]  19 刘嘉瀛. 寒冷与低氧的交叉习服.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6, 14: 153-156
[20]  20 Yang Z R, Liu J Y, Li F Z, et al. Effect of acute hypoxia and hypoxic acclimation on hemorheological behavior in rats with frostbite. ClinHemorheol Microcirc, 1999, 20: 189-195
[21]  21 王梅松, 辛素贤, 张中兴. 外用呋喃西林霜剂对兔足重度冻伤组织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军队卫生研究资料汇编(冻伤防治专辑), 1980.77-79
[22]  22 李凤芝, 田嘉荣, 吴怀春, 等. 蝮蛇抗栓酶与磺胺嘧啶锌霜治疗兔足重度冻伤的效用观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8, 16: 167-169
[23]  23 李凤芝, 田嘉荣, 吴怀春, 等. 蝮蛇抗栓酶与磺胺嘧啶锌霜治疗兔足重度冻伤机理.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9, 17: 93-97
[24]  24 张是敬, 赵松山, 刘友梅, 等. 口服冻伤预防药45 号方冬季部队野外验证. 全军第三次寒带医学专业会议资料汇编, 1980. 26-29
[25]  25 罗炳德, 王斌, 邹飞, 等. 预热应激对热暴露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研究.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 2: 868-870
[26]  26 张效良, 陈西京. 急性热暴露大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变化. 应用生理学杂志, 1985, 1: 12-14
[27]  27 沈杰. 热习服大鼠肝组织和线粒体的腺苷酸.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85, 6: 595-599
[28]  28 杜桂仙, 邱玉明, 张智勇. 热适应兔脑室灌流液降低肛温的效应.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1, 7: 31-35
[29]  29 杜桂仙, 奚金宝, 张智勇. 致热适应因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降温活性测定.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2, 1: 26-29
[30]  30 杜桂仙, 奚金宝, 张智勇. 热适应因子诱发热适应体温降低的探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3, 1: 18-20
[31]  31 何子安, 邱玉明, 张智勇, 等. 热适应兔脑脊液中降温活性组分的初步分离鉴定.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1, 4: 8-10
[32]  32 何子安, 程素琦. 热环境军事劳动人员的水盐补给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6, 14: 313-316
[33]  33 何子安, 程素琦. 部队在热环境劳动时的水盐补给.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4, 2: 3-5
[34]  34 陈仁渔, 李文选, 汤圣璈. 808 型直读式电子三球温度指数仪. 劳动保护技术, 1981, 5: 55-58
[35]  35 罗炳德, 吕志忠, 李郁卿. 不同湿球温度下军事劳动允许时间的预测.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89, 72: 105-112
[36]  36 罗炳德, 吕志忠, 李郁卿. 湿热环境中强度劳动时湿黑球温度的界限.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89, 13: 21-25
[37]  37 王成发. 我国正常成年人营养需要量的探讨. 营养学报, 1981, 3: 193-200
[38]  38 洪卫国. 长效核黄素有效成分营养评价及其长效机理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 1991
[39]  39 陶桂全, 李新如, 郭志成, 等. 维生素C 衍生物强化食品的研究.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80, 4: 379-382
[40]  40 陶桂全. 中国野菜图谱.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7
[41]  42 高兰兴, 金宏, 许志勤, 等. 烧伤、创伤后维生素A、E、C 代谢变化及补给适宜剂量的研究. 营养学报, 1995, 17: 253-259
[42]  43 徐琪寿, 陈汉民, 韦京豫, 等. 要素灵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中华外科杂志, 1990, 28: 753-755
[43]  41 顾景范, 高兰兴, 许志勤, 等. 严重烧伤病人应用复合氨基酸注射液的效果观察. 中华外科学杂志, 1985, 23: 69-7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