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冰川冻土  1985 

试论青藏高原清水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的演化

, PP. 15-26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近几年来,随着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楚玛尔河高平原清水河地区发现了较完整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湖相、湖滨相地层。作者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上述地层系统采样进行了C14年代测定、孢粉分析、土的矿物成分、含盐量、水和冰的化学成分分析及X光衍射测定。本文基于前人的工作并根据上述分析资料及地层的沉积特征试图恢复清水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的变化,并着重探讨其多年冻土的演化过程。

References

[1]  王绍令等, 1983, 青藏高原清水河两岸冻胀丘, 冰川冻土, 3卷3期.
[2]  Brown, J..1969, Ionic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in permafrost Barrow, Alaska, USACRREL Research Report 272. 25 p.
[3]  张维信等, 1983, 青藏公路沿线晚更新世的冰缘环境, 第四届国际冻土会议论文集,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4]  邢泽民等, 1983, 从盐分及粘土矿物含量变化探讨多年冻土上限, 第二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甘肃人民出版社.
[5]  H?Vermann, Morphogenetic Regions in North-East Tibet, 中德联合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论文集, (待出版).
[6]  徐叔鹰等, 1983,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冰缘地貌及其发育历史, 第四届国际冻土会议论文集,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1983.
[7]  浦庆余等, 1982,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的历史演变, 冰川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科学出版社.
[8]  王绍令, 青海省东南部冻土与冰缘现象, 中德联合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论文集(待出版).
[9]  唐领余等, 1975, 青藏公路清水河203孔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兰州大学学报.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