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衡的三角—对当前网络传播困境的一种解释
|
Abstract:
[1] | 麦奎尔, 温德尔 (1987) 大众传播模式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 34. |
[2] | 笑蜀 (2010) 关注就是力量 围观改变中国. 南方周末, 2010年1月14日. |
[3] | 陈尧 (2011) 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 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 学术月刊, 6, 24-29. |
[4] | 麦库姆斯 (2008) 议程设置: 大众媒介与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
[5] | 麦克莱, 著, 曾静平, 译 (2005) 传媒社会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北京. |
[6] | 李普曼 (2006) 公众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276. |
[7] | 臧国仁 (1998) 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 三民书局, 台湾, 1. |
[8] | 卢梭 (2003) 社会契约论. 商务印书馆, 北京, 35. |
[9] | 高宪春 (2011) 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 1, 12-20. |
[10] | Taylor, Peplau, Sears(2004). 社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188. |
[11] | 龙志 (2009) 邓玉娇案, 一个记者的立场. 南方报网.
http://www.southcn.com/nfdaily/media/cmyj/19/04/content/2009-08/26/content_5640516_8.htm |
[12] | 李普曼 (2006) 公众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10. |
[13] | 刘伟 (2011) 政策议程研究的代表理论及其评析. 湖北社会学刊, 10, 30-32. |
[14] | 刘彦朝 (2010) 民主政治: 必然之下的审慎建构. 江汉论坛, 6, 30-34. |
[15] | 斯帕克斯, 著, 杨击, 译 (2006) 从衰败的树根到鲜活的浮萍: 因特网对传统报纸的挑战. In: 库兰、古尔维奇, Ed., 大众媒介与社会, 华夏出版社, 北京, 260-284. |
[16] | 美通社(亚洲) (2010) 中国记者社交媒体工作使用习惯调查报告. 2010年12月9日.
http://news.hexun.com/2010-12-09/126089174.html |
[17] | 张志安(2011). 新闻生产的变革: 从组织化向社会化. 新闻记者, 3, 42-47. |
[18] | 陈红梅(2009). 简论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新闻记者, 5, 60-63. |
[19] | 叶铁桥 (2009). 网眼时代深度报道的挑战. 2009年4月20日.
http://book.cyol.com/content/2009-04/20/content_2630156.htm |
[20] | 李普曼 (2006) 公众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256. |
[21] | 白红义 (2011) 汹涌的网络民意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 新闻记者, 6, 8-11. |
[22] | 王晓华 (2008) 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 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实证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5, 32-36. |
[23] | 陈红梅 (2009) 表达与行动: 透析“抵制家乐福”事件中的媒介影响. In: 孙玮, Ed., 中国传播学评论: 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特辑(第四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 166-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