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科学 2008
Countermeas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Urban Rainwater Utilization
|
Abstract:
世界范围内快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缺水、水污染、洪涝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实施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有效手段。北京市属于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资源型重度缺水大都市,水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少,水多,水脏。本文阐述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内涵,探讨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将北京市雨水利用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81年~1999年),深入研究与示范工程阶段(2000年~2005年),大范围推广实施阶段(2006年至今)。北京市2007年共完成267项新建雨水利用工程,雨水利用主要包括三大主要类型(集蓄、渗透、综合利用);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郊区多于城区,郊区以蓄水池为主,城区以入渗为主;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收益/费用比值α(EV/PV=2.81)大于1.0,雨水利用综合效益非常显著。最后,通过对北京市雨水利用情况的分析,认为雨水利用过程中还存在“四多四少”问题,即行政命令多,市场调节少;利用的“点”多,“面”少;关注“量”多,“质”少;宣传多,规范少。因此,在今后的雨水利用中,需要加强经济杠杆调节的力度,注重雨水的联合利用和水质控制,完善雨水利用相关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