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通报 2008
陆壳的生成: 与赞歧岩类的联系Keywords: 高镁安山岩,赞歧岩类,玻安岩,板片熔融,陆壳 Abstract: 陆壳的平均成分为中性,而某些典型岛弧岩浆岩也具中性的化学组成,因而,人们认为陆壳应产生于古老的会聚板块边界.中性陆壳形成的一个可能机制是直接产生于上地幔的安山质熔体.产于日本西南Setouchi火山岩带的赞歧岩类包括高镁安山岩(HMA),是俯冲板片熔融及其后的熔体-地幔相互作用的结果.该岩类形成于特殊构造环境(例如,热的岩石圈俯冲进入异常热的上地幔),这种环境可能在太古代时业已存在.富水的高镁安山岩岩浆很可能在地壳内固结形成高镁安山质岩体,然后这些岩体重熔产生了分异的赞歧岩类.目前,高镁安山岩岩浆的形成和分异可能正发生于Izu-Bonin Mariana(IBM)弧-沟系.这是因为:(1)IBM演化初始阶段以高镁安山岩岩浆作用为特征(2)IBM中地壳的波速VP与总体陆壳的波速一致.对具高镁安山质深成岩的VP估计也支持了这一点,但也不能排除英云闪长质岩在该岛弧中部地壳的存在.因此,陆壳的形成也有可能由幔源玄武质岩浆分异而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