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通报 2008
佳木斯地块东缘及东南缘二叠纪火山作用: 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Keywords: 佳木斯地块,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二叠世,火山岩,构造背景 Abstract: 对佳木斯地块东缘及东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制约该区的区域构造演化.研究区内8个代表性火山岩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且发育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与高的Th/U比值(0.33~2.37)一起,暗示其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可分为两期,即早二叠世火山作用(峰期为288Ma)和中二叠世火山作用(峰期为268Ma).前者主要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以及次要的英安岩构成,它们以相对低的SiO2含量、高镁(Mg#=0.40~0.59)、富钠(Na2O/K2O=1.26~4.25)为特征,同时显示轻稀土元素的相对富集以及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相对亏损,上述特征反映了佳木斯地块东缘早二叠世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属性;后者主要由流纹岩及少量英安岩组成,它们以高硅(SiO2=7.23%~77.52%)、贫镁(MgO=0.11%~0.14%)、富钾(Na2O/K2O<0.80)为特征,同时具有强烈Eu,Sr,P和Ti的亏损以及Rb,Th和U强烈富集,反映其壳源成因,该期火山岩的形成可能标志着佳木斯地块与兴凯地块之间古亚洲洋的消失和两陆块的碰撞与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