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Phytochelatins and metallothionein-like proteins in Solanum nigrum L. and Conyza canadensis L. roots and leaves under Mn stress
|
Abstract: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锰浓度(0.005, 2, 4, 8, 16 mmol L-1)胁迫下龙葵和小飞蓬的根和叶中的植物螯合肽(PCs)和类金属硫蛋白(MTL)的诱导合成量。结果显示,随锰浓度的升高,两种植物的株高和根长先略高于对照,而后逐渐下降。锰胁迫诱导植物产生的PCs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含量较少;而PCs产生的前体物质谷胱甘肽(GSH)和类金属硫蛋白(MTL)的诱导量与锰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随锰浓度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两者的非蛋白巯基化合物(TNP-SH)和GSH在8mmol L-1锰浓度下达到最大值,总体上龙葵的含量比小飞蓬大。MTL的含量随锰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龙葵在8mmol L-1锰浓度时含量最高,而小飞蓬叶和根分别在2mmol L-1和4mmol L-1时即达到最大,之后下降,且龙葵的MTL含量大于相应浓度下的小飞蓬的含量。实验表明GSH和MTL对不同锰处理浓度的响应都较敏感,故可作为植物耐锰胁迫及鉴定土壤锰污染的参考指标。随Mn处理浓度增大,龙葵受Mn胁迫的影响比小飞蓬小,说明其耐Mn水平较小飞蓬高,更适合用于Mn污染地区的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