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Effects of exogenous salicylic acid on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under perchlorate stress
|
Abstract: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高氯酸盐胁迫下水生植物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本文以水花生为试材,在水培及可控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0.05、0.1、0.2、0.4 mmol/L)的SA对高氯酸盐胁迫下水花生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各浓度的SA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高氯酸盐胁迫引起的暗适应下叶绿素最小荧光产额(F0)和天线色素热耗散(D)的升高,缓解PSII潜在活性(Fv/F0)、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II光化学反应能量耗散(P)的下降趋势,而对过剩光能耗散(E)的影响不明显。综合各荧光参数的变化,其中以0.2 mmol/L的SA处理缓解效果最佳,处理28d后各荧光参数的变化(除E值外)均与不加SA的胁迫组呈显著差异(p<0.05),外部形态的观察结果与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也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说明适当浓度的SA能有效维持胁迫下叶肉细胞较高的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缓解由于过剩激发能的增加而引起的光抑制,减轻光合机构受伤害的程度,从而提高水花生抗高氯酸盐胁迫的能力。PSⅡ非辐射能量耗散的增强并非是高氯酸盐胁迫下SA保护光合机构的主要机制,有关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