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over the East China Sea
|
Abstract:
利用2006年11—12月、2007年2—3月、2008年5月和2008年6月在东海4个航次中采集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Anderson分级样品,分析了其中可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探讨了东海气溶胶中水溶性组分的化学特征、季节变化、粒径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气溶胶总水溶性离子的浓度为13.5~95.3μg·m-3,平均为33.9μg·m-3,对颗粒物质量的贡献约为54%.水溶性离子中以SO24-的质量浓度最高,Cl-、Na+、NO3-、NH4+的浓度次之,K+、Mg2+、Ca2+、PO34-的浓度较低.海盐离子和二次离子(非海盐SO42-(nss-SO24-)、NO3-和NH4+)对水溶性离子的贡献分别为38%和57%.离子平衡显示,东海气溶胶基本呈中性.总水溶性离子浓度在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但水溶性离子对颗粒物质量的贡献在春季明显低于夏、冬季.气溶胶中Na+、Cl-和Mg2+的浓度主要在3.3~7.0μm粗粒子上出现峰值,Ca2+浓度在2.1~4.7μm粗粒子上出现峰值,SO24-、NH4+、K+浓度在0.43~1.10μm细粒子上出现峰值,NO3-的浓度峰值冬季出现在0.43~0.65μm细粒子上,春、夏季出现在3.3~4.7μm粗粒子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东海气溶胶中的化学组分主要受到人为污染源、海洋源和地表扬尘等3个因素的影响,其贡献率分别为53.6%、28.9%和7.3%.NO3-/nss-SO24-为0.45±0.25,显示固定污染源比移动污染源对东海大气气溶胶的影响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