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气象 2010
Application of LAPS Analysis Field in Rainstorm Mesoscale Analysis
|
Abstract:
利用常规地面探测、 高密度自动雨量站、 高空探测资料, 并且融合多普勒雷达拼图产品, LAPS可输出比较精细的分析场\.针对2008年6月21~22日一次暴雨天气过程, 基于LAPS不同时空分辨率的中尺度分析场, 分析了雷达回波、 风场、 高度场以及物理量场, 比较不同时空分辨率LAPS分析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1)此次强降水过程可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雨量集中在沿淮地区, 呈纬向带状分布; 第二阶段集中在大别山地区, 其雨强更大, 是中尺度局地性降水。(2)大别山区的地形抬升对低涡增强或减弱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是低涡增强、 发展的触发机制。当低涡接近大别山区时, 低涡明显加强; 当低涡逐渐远离大别山区时, 低涡则减弱。(3)第一阶段有风的切变线, 第二阶段有风的辐合, 说明风场的辐合和切变促进云和降水的发生\, 发展, 因此它们是产生暴雨的触发条件。(4)高分辨率的LAPS结果对于风场和云的变化刻画地更为细致。雷达回波发生在风的切变线处, 或者风场辐合处; 大别山区暴雨过程中, 在其西侧有闭合性的涡旋, 低涡缓慢东移, 回波位于涡旋东侧, 强降水发生在低涡东侧。(5)K指数、 沙氏指数、 整层可降水量与这次大别山地区暴雨过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与暴雨落区基本相同\.这些指数在暴雨落区预报与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