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PEDO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 OF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AT LUOCHUAN AND A NEW INTERPRETATION ON THE PAL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L9 AND L15
洛川黄土地层的再划分及其L9、L15古环境意义的新解释

Keywords: Early Pleistocene Wucheng Loess Formation,stratigraphic division,L,9 and L,15,climatic implication
黄土地展
,古环境,古气候,氧同位素,第四纪,全球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洛川剖面的午城黄土是可以在野外进行细分的,洛川的午城黄土含有18层古土壤和18层黄土。其中,S15-S23的土壤组合与前人划分的WS1相当,L24与WL1相当,S24-S28与WS2相当,L29与WL2相当,S29-S32与WS3相当,L33与WL3相当。黄土高原的两个粉砂层L9和L15,虽然形成于第四纪的冷期,但并非代表了第四纪时期最为干冷的气候条件。笔者的解释是:其形成与这两个时期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体的快速隆升导致的沙漠和黄土物源的快速增加有关。特别是1.1MaB.P.前后(L15)的隆起,使中国黄土记录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显著增强,也正是在这次运动之后,中国黄土古气候记录可以与深海氧同位素很好对比,而此前的午城黄土与深海对比困难。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