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研究 2006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Fox Dens in Shiq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
Abstract:
为了解藏狐(Vulpes ferrilata)的洞穴特征,探讨洞穴结构和藏狐的生存环境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于2001年7至8月、2002年7至8月、2003年8至11月和2004年3至4月于四川省石渠县,选定在230km2的调查区域内共设样线4条,总长度40km,采用不定宽样线法,调查藏狐洞穴结果发现:①洞口数量平均为(1·8±1·8,n=156)个,以单口穴为主(n=109,71·2%),多口穴较单口穴具有较高的坡位分布(U=1417,P<0·001);洞道细深,洞穴质地以土质洞穴为主(74·7%),而石质洞穴有显著高的坡位分布(χ2=10·227,df=2,P=0·006)。②共发现4个繁殖洞穴,均为土质多洞口洞穴,坡向分布在220~320°之间。③洞口朝向无显著聚集性(Z=0·898,n=201,P>0·05),坡向分布却显著地聚向其平均值(249·9±77·1)°(Z=7·907,n=201,P<0·05),洞口朝向和坡向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F1,400=5·365,P<0·05);洞道的挖掘角度和坡势之间存在一致性(t=0·350,n=116,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