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研究 1981
黑麂的核型Abstract: 我们在进行麂属核型进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特有动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染色体数目较少,比已知脊椎动物中,染色体数最少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 vaginalis)略多,与Wurster等(1972)报导的一头捕自马来西亚的雌性赤麂(Muntiacus,muntjak muntjak)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形态有差异。现简报如下。 材料和方法 雌性:用肺成纤维细胞培养法,在含有15%小牛血清的F_(12)培养基中培养,温度38℃。终止培养前4小时加入秋水仙素,用胰酶消化法收获细胞,细胞悬浮在0.075M的氯化钾液中低渗15分钟,用甲醇—冰乙酸(3:1)液固定30分钟(每次15分钟)。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测量计算10个中期分裂相,按Leven等(1964)的标准进行染色体分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