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研究 1982
尾柱虫(Urostyla cristata)的形态发生研究Abstract: U.cristata的表膜“纤毛图式”的构成多而复杂,棘毛大小、基部形状都不相同。在分裂时期产生四个新原基(primordium)区域:(1)口原基(AZM和PM),(2)额部、腹部和臀部棘毛原基(FVT),(3)缘棘毛原基和(4)背触毛原基。 U.cristata在无性分裂时,以口原基的出现为第一迹象,PM和No.O棘毛及腹棘毛中部分棘毛产生新原基居中,而以缘棘毛和背触毛产生原基为最后。分裂过程中,后仔虫上的PM是在新AZM原基的右边产生的,而前仔虫上的老PM则在原位从上往下开始更新的,老AZM是在原位从下往上更新的。左右两边缘棘毛都是在最左一条棘毛排上出现上下两个原基区域的。背面各排触毛的原基是在虫体长1/3和2/3两个位置上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