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态学报 1983
Bi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Landscape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Copper in the South of Yunnan Province
|
Abstract:
滇南青龙厂富铜景观属于隐地带性质的生物地球化学省(?)。富铜景观主要受铜矿次生分散晕的影响,形成了和邻近地区截然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区。滇南元江县青龙厂铜矿化带出露的地层为元古界上昆阳群青龙厂组。含铜层位分布在矽化白云岩和青灰色白云岩内,矿化深度达几百米。铜矿化带近地表的原生硫化矿物在亚热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作用下发生强烈的风化作用,形成含铜的干、湿分散流,受地形的控制形成了富铜的原生和次生分散晕。在地形、构造、岩性等有利地段可形成土状铜矿带。所以本地区的风化壳、土壤以及侵蚀基准面以下的水体中含铜水平普遍是很高的。在这个富铜景观中植被的有些特征区别于毗邻的正常亚热带植物群落,除一些云南松等树木外,草本植物的种类中生长着一些喜铜植物,如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生长茂盛,其分布范围和铜矿化带密切相关。与头花蓼生活习性相似的还有耐铜的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