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分类学报 2008
Establishment of the distinct species status of Polygonum ciliinerve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data
|
Abstract:
在<中国植物志>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中关于毛脉蓼Polygonum ciliinerve(Nakai)Ohwi的分类位置还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应用扫描电了显微镜、常规石蜡切片以及表皮离析方法对毛脉蓼的营养和繁殖器官进行了观察,并对毛脉蓼的系统分类位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毛脉蓼的卡要药用部位是块茎,而不是块根,且来源于匍匐茎节上的腋芽或者项芽;叶的上表皮细胞近长方形,下表皮浅波状,叶上、下面沿叶脉均具乳头状突起,且其叶上、下表皮均具多数腺毛;叶主脉中5个维管束呈一轮分布,叶柄横切面具10个维管束,其中7个小的排成一圈,1个较大的维管束位于沟槽近中央的部位,而另2个小的维管束位于沟槽两侧的突起中;果皮的微形态为孔穴状纹饰,种子横切面为三棱形.由于这些结构与何首乌P.multiflorum都有显著的差异,尤其二者的药用部位和形态发生和结构特征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故建议将毛脉蓼作为一个独立的种,而非何首乌的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