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分类学报 2009
醉鱼草科大序醉鱼草不同倍性居群的叶、花、果大小变异及叶表皮微形态学特征比较Keywords: 大序醉鱼草,十二倍体,六倍体,叶表皮,倍性水平,气孔 Abstract: 大序醉鱼草Buddleja macrostachya是醉鱼草科Buddlejaceae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的一个多倍体物种。我们近期的研究发现该物种不同居群中存在着两种倍性, 六倍体(2n = 6x = 114)和十二倍体(2n = 12x = 228)。由于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较多且染色体较小, 在本研究中, 为探讨大序醉鱼草宏观和微观形态学特征是否可以用做推断其倍性水平的依据, 比较了不同倍性水平下居群间植株中单花和单果长度、叶片的绝对和相对大小、叶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和气孔长轴长度等特征。总的来看: 单花和单果的长度、绝对的叶大小、气孔的长轴长度随着倍性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 < 0.01); 气孔密度随着倍性水平的增加而降低(P < 0.01)。叶的相对大小变化和倍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其他形态学特征, 如: 毛被类型、表皮膜结构、气孔装饰物、细胞和气孔形状、垂周壁和平周壁类型等特征都是稳定的形态学分类性状, 表明该物种是一个自然的分类群。文章中引入相对叶大小的概念, 从统计学的角度模拟了不同倍性条件下叶的准确形状, 较常规的叶形状定义仅用叶长/叶宽作为叶形判断标准更为准确。研究表明: 在野外或在标本馆内, 单花和单果大小、绝对叶大小、气孔的长度和密度可以作为快速判断六倍体细胞型和十二倍体细胞型的参考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