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岩石学报  2004 

Carbonate hosted sparry magnesite of the Greywacke zone, Austria/Eastern Alps
奥地利东阿尔卑斯山地区杂砂岩带中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晶质菱镁矿床

Keywords: Eastern Alps,Greywacke zone,Carbonate-hosted magnesite,Geochemistry,Genetic aspects
东阿尔卑斯山区
,杂砂岩带,赋存于碳酸盐中的菱镁矿,地球化学,成因问题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奥地利东阿尔卑斯山地区Austroalpine杂砂岩带中的石炭纪Veitsch逆冲推覆体是"Veitsch型"晶质菱镁矿化的典型地区。几十年来,对其成因的解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长久以来的问题,本文对Veitsch推覆体的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制约条件进行了论述。菱镁矿仅仅存在于Veitsch推覆体之中,而其它推覆体中的碳酸盐岩岩层中则无菱镁矿。赋存于Veitsch推覆体中的碳酸盐岩石中的菱镁矿以不规则的岩株状、透镜状和层状产出。块状和厚层状的菱镁矿总是被白云岩包裹。在Veitsch推覆体中,沉积作用开始于晚维宪期的后造山的类磨拉石海相建造,并晚于内部基底带的变形和变质作用("Bretonic期")形成,该基底带位于现代的东阿尔卑斯山地区。沉积序列研究表明,演化从浅海大陆架开始,有时还穿插有高盐度的泻湖和透镜状生物礁,发展到海退的海岸线伴随有发育强烈的三角洲沉积的分支海湾和河流。由于成矿作用有好几个期次,所以对地球化学数据的解释相当复杂。 在Hohentauern/Sunk矿床中,石膏和硬石膏层在菱镁矿质沉积主岩中互层,其δ34S值分别为 17.6±0.2‰和 17.2±0.2‰,表现出石炭纪海水的特征。白云岩和菱镁矿的REE浓度要高于石灰质主岩。在Hohentauern/Sunk矿床中,球形白云岩中的白云岩球体和白云质基质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