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2002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of 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
Abstract:
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是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夏腊梅属(Sinocalycanthus)的唯一代表,仅间断分布于我国浙江省临安市天台县极狭小的范围内,本文采用等位酶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上述两地的天然居群和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的553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并与浙江腊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作对比,检测结果表明夏腊梅的遗传多样性极低,从14个酶系统检测到的23个位点看,在物种水平上每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A)为1.2,多态位点(P)占21.7%,观察杂合度(Ho)为0.010。在居群水平上,A=1.0-1.1,P=0-13.0%,Ho=0-0.014。而对照种浙江腊梅杭州植物园人工居群的上述指标分别为A=1.5,P=39.1%,Ho=0.071。夏腊梅的2个自然居群之间在Mdh-4,Pgd-3和Sod-1发生显著的分化,但居群内亚居群间几乎没有分化,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中没有检测到多态性,说明作为迁地保护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人工居群并没能有效地保护夏腊梅的遗传多样性,由于目前自然保护区基本上采用不加人为干预的经营方式,划人龙塘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亚居群会因为森林的自然演替而灭绝,所以,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这种经营方式不适合对夏腊梅的保护,夏腊梅的例子说明,当我们对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缺乏认识时,我们既不知道应该保护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