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Lethal Effects of Different Pleurochrysis carterae Cells on Brine Shrimp
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不同细胞状态对卤虫的致死效应研究

Keywords: Pleurochrysis carterae
颗石藻
,Pleurochrysis,carterae,细胞状态,卤虫,致死率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对卤虫具有显著的致死效应,但其机理尚未明确. P. carterae的细胞生活史中会出现钙化细胞、非钙化细胞以及分枝丝状体的细胞状态. 为了探明该种颗石藻对卤虫的致死原因,通过人为干预,分别获取了几种状态的细胞或相关组分,包括:钙化细胞(指钙化单细胞C-cell)、从非钙化单细胞N-cell动态释放的钙化细胞(N-C-cell)、非钙化单细胞(N-cell)、非钙化分枝丝状体(F)、带有机质基板的颗石粒外壳(L)、钙化细胞的冻干藻粉(Ly). 以喂养组和饥饿组为对照,比较研究了P. carterae不同细胞状态或组分在作用密度和作用时间上对卤虫(Artemia salina nauplii)无节幼虫的致死效应差异. 结果显示:钙化细胞和非钙化单细胞可以对卤虫幼虫产生显著的致死效应,这种致死效应显著差异于饥饿致死效应(p<0.05). 致死效应与作用时间及藻密度显著相关,钙化细胞对卤虫的半致死密度为72h LD50=6.16×103cells·mL-1,96h LD50=2.19×103cells·mL-1,高密度时(105、106cells·mL-1)的卤虫半致死时间分别为68.4h和53.3h. 非钙化丝状体、颗石粒和冻干藻粉对卤虫的致死效应与饥饿致死效应一致. 非钙化丝状体、颗石粒、冻干藻粉以及裸露细胞重新钙化过程均不向水中释放有害物质. 颗石藻P. carterae对卤虫的致死效应与卤虫对生活颗石藻单细胞的摄食过程有关.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