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In vitro binding between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and hemocytes of penaeid shrimp
|
Abstract:
通过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感染了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病虾头胸部分离了WSSV,利用地高辛对病毒蛋白进行了标记(DIG-WSSV),以体外培养的对虾血淋巴细胞为吸附基底,观察和分析了病毒与细胞间的结合现象及特性。以NBT/BCIP为酶反应显色底物观察到在细胞周围形成许多暗紫色颗粒,证实病毒与细胞间存在着稳定的结合。以OPD为酶反应显色底物分析了结合反应的特性:当DIG-WSSV维持恒定值时,随着血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结合显色增强,细胞数量达到1.2×104cells/孔,492nm处的吸光值达到饱和;当血淋巴细胞数量维持恒定值时,随着DIG-WSSV蛋白含量的增加显色增强,且在DIG-WSSV的蛋白浓度达到4μg/孔时,492nm处的吸光值达到饱和;未标记WSSV可竞争抑制血淋巴细胞与DIG-WSSV间的结合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得出:4℃下,随着结合时间的延长显色增强,但继续延长结合时间显色反而减弱;缓冲液的渗透压对结合结果影响甚微,而酸性条件利于病毒与细胞间的结合。37℃孵育对病毒结合活性影响不大,55℃和70℃孵育可显著影响病毒的结合活性;短时间超声波处理病毒可增加病毒结合能力,长时间超声波处理可破坏病毒结合能力;有机溶剂处理同样可破坏病毒结合能力,其中尤以氯仿/甲醇的处理更为激烈;不同的去垢剂对病毒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SDS和脱氧胆酸钠可以降低病毒的结合活性,而Triton X-100和NP-40可以提高病毒的结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