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2
The Growth, Growth Models and Life-history Pattern of Black Chinese Sleeper, Bostrichthys sinensis
|
Abstract:
采用胸鳍第三支鳍骨作为研究湛江沿海中华乌塘鳢的年龄鉴定材料。胸鳍第三支鳍骨(远侧部)的关径(R)与体长(L)的关系为L=6.1145 51.1288R。用特殊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逻辑斯谛生长方程、Gompertz生长方程和灰色动态生长模型等5种生长模型拟合了中华乌塘鳢的生长,根据各模型拟合残差平方和大小判断,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对中华乌塘鳢生长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根据r-选择和κ-选择的典型行征以及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W∞)、生长系数(κ)、初次生殖年龄(Tm)、最大年龄(Tmax)、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性腺指数(GI)等7个生态学参数值,可以判断中华乌塘鳢偏向r-选择。应用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计算改变起捕年龄(Tc)和瞬时捕捞死亡率(F)的产量,分析产量变化曲线同样证实中华乌塘鳢生活史偏向r-选择。作为渔业管理对策,中华乌塘鳢的起捕年龄应定为2龄。